巨噬细胞在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恢复期中作用的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q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在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恢复期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BALB/c小鼠(22.15±2.52)g,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实验组。模型组与实验组小鼠予以5%CCl4(0.6μL/g)行腹腔注射,2次/周;对照组腹腔注射橄榄油(0.6μL/g)2次/周,4周后所有小鼠停止注射。停止注射CCl4后模型组小鼠于尾静脉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150μl 2次/周,实验组小鼠于尾静脉注射氯磷酸二钠脂质体(Clodronate–Liposomal,CL)150μl 2次/周,对照组不做处理,一周后处死所有小鼠,取部分肝左叶切成条状放入4%多聚甲醛固定,用于HE、天狼星红染色,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巨噬细胞(F4/80+)、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胶原蛋白-Ⅰ(Collagen-Ⅰ)、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白介素-10(IL-10)的蛋白质水平,并采用IPP图像分析软件检测平均光密度值(Optical Density,OD),其余肝组织切成125mm3的小块-80℃冰箱保存待用。结果:1肝纤维化模型建立: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HE染色可见炎细胞浸润增多,汇管区结构紊乱;天狼星红染色显示纤维结缔组织增多。2巨噬细胞耗竭情况:应用巨噬细胞特异性抗体鼠抗F4/80进行肝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明确巨噬细胞耗竭情况,其中棕黄色颗粒状物为阳性染色。正常对照组和注射PBS的模型组小鼠中均可见F4/80阳性表达的巨噬细胞,其光密度值(OD)分别为(0.326±0.026)、(0.331±0.015),而注射CL的实验组小鼠肝组织中只见少量F4/80阳性表达的巨噬细胞(OD为0.127±0.02)。与对照组和模型组相比,实验组中F4/80表达较低,差别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与模型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实验组中约有62%巨噬细胞被成功清除。3肝脏组织病理学观察HE染色结果:对照组肝细胞形态正常,未见炎症及坏死区;模型组小鼠肝组织内可见少量坏死,主要位于中央静脉周围;而实验组小鼠肝组织损伤较模型组严重,中央静脉周围可见大量地图样坏死区,部分细胞核破碎。天狼猩红染色结果:对照组小鼠仅在汇管区和中央静脉壁可见少量胶原纤维;模型组可见环形分布的胶原沉积,主要位于小叶中央静脉、肝窦周围间隙。实验组中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增多,主要见于汇管区和中央静脉。4巨噬细胞耗竭对α-SMA、Collagen-I的影响:正常对照组小鼠肝组织中仅有少量α-SMA在血管壁平滑肌细胞表达,其OD值为(0.047±0.005);模型组中α-SMA在汇管区及肝窦少量表达,其OD值为(0.064±0.005);实验组在汇管区及肝窦大量表达,其OD值为(0.113±0.013)。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α-SMA的表达较高(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实验组的表达稍高(P<0.05),差别同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模型组间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Collagen-I:对照组Collagen-I仅在汇管区和中央静脉壁少量表达,其OD为(0.085±0.013);模型组在小叶中央静脉、肝窦周围间隙少量表达,OD值为(0.073±0.010);实验组在肝窦间大量表达,OD值为为(0.198±0.029)。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Collagen-I表达稍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Collagen-I表达较高(P<0.01),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与模型组间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5巨噬细胞耗竭对炎症因子PDGFB、TNF-α、IL-10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PDGFB的表达主要位于阳性细胞的胞浆内,正常对照组小鼠仅在门静脉血管内呈轻微表达;模型组阳性表达主要见于肝窦旁及汇管区;实验组阳性表达增强,着色较深,主要分布于汇管区和窦周。免疫组化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中PDGFB的表达(0.133±0.006)高于模型组(0.110±0.003)和对照组(0.071±0.001),差别均有统计有意义(P<0.01);对照组和模型组之间亦有差异(P<0.01)。TNF-α主要在阳性细胞的胞浆内表达,正常对照组在汇管区极少表达,模型组主要在汇管区、肝窦少量表达,实验组在汇管区、肝窦大量表达。免疫组化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中TNF-α的表达(0.128±0.005)高于对照组(0.085±0.002)和模型组(0.106±0.005),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对照组很少表达IL-10,模型组中IL-10主要分布在汇管区、肝窦、中央静脉周围,实验组中阳性细胞在中央静脉、汇管区少量表达。免疫组化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组IL-10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0.128±0.002 vs 0.075±0.003,P<0.01),差别有统计有意义;实验组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0.09±0.004 vs 0.128±0.002,P<0.01),差别同样有统计有意义;而实验组的表达稍高于正常对照组(0.09±0.004 vs 0.075±0.003,P<0.05),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6巨噬细胞耗竭对MMP-13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MMP-13的表达主要位于阳性细胞的胞浆内,正常对照组极少表达。模型组中阳性染色多集中在纤维间隔、中央静脉周围、肝窦处的细胞胞浆。实验组主要在汇管区表达。免疫组化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组中MMP-13的表达((0.154±0.016)高于正常组(0.089±0.003)和实验组((0.108±0.003),差别均有统计有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1在肝纤维化恢复阶段耗竭巨噬细胞,α-SMA表达上调,表明HSC活化增强,肝纤维化程度加重。2在肝纤维化恢复阶段耗竭巨噬细胞,促炎细胞因子TNF-α及促HSCs增值的PDGFB表达上调,抑炎因子IL-10表达下调。3在肝纤维化恢复阶段耗竭巨噬细胞,MMP-13表达减少,ECM降解受阻,肝纤维化恢复延缓。
其他文献
目的:本文旨在对38例急性胆囊炎老年病人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 PTGD)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并对其术前、术后变化
目的:   椎间盘退变是引起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其主要特征包括椎间盘内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降低,以及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等细胞外基质成分减少,而后者是椎间盘力学特性丧失
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日趋老龄化和交通意外等致伤因素的增多,寰枢椎不稳患者的数量逐年增长,与其相关的手术是脊柱外科技术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的操作。制约手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