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用360只0日龄岭南黄羽鉴别公雏,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研究不同光照周期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养分代谢、免疫性能和屠宰性能等的影响。四组光照周期分别为连续光照组(23h光照∶1h黑暗,23L∶1D),短光照组(16L:8D),短光照间歇组(12L∶3D∶2L∶3D∶2L∶2D)和模拟自然光照组。0~3d采用23L∶1D光照,于4日龄开始依照试验设计实施。前三组光循环始于早晨6点,模拟自然光照组按照兰州地区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进行(每天的光照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分别为试验第1天的05:48到第63天的06:25,试验第1天20:22到第63天的19:54)。全期光照强度为20Lx。试验期63天,分为0~21、22~42和43~63日龄三个阶段。单层笼养,自由采食和饮水。结果如下:生长性能中,除第1周的采食量和体重在自然光照组显著低于连续光照、短光照和短光照间歇组(P<0.05)外,其他各阶段均无显著影响(P>0.05)。其他一些性能指标在不同的处理间产生了一定的变化趋势,主要表现在:21日龄间歇光照组肉鸡的胸腺指数和T-淋巴细胞酸性α萘酯酶染色阳性率(A-naphthylacetate esterase positive percentage,ANAE+)比自然光照组分别提高19.89%(P=0.057)和16.14%(P=0.086)。42日龄的ANAE+在间歇光照组有大于连续光照组的趋势(P=0.062),42日龄肌酸激酶水平活性在自然光照组有比连续光照组降低的趋势(P=0.094)。63日龄法氏囊指数和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tive capacity,T-AOC)活性在自然光照组比短光照间歇组分别提高31.01%(P=0.059)和31.84%(P=0.083)。63日龄新城疫抗体效价在自然光照组比连续光照组和短光照间歇组分别提高17.65%和15.47%(P=0.073)。短光照组和短光照间歇组的全净膛率有比自然光照组提高的趋势(P=0.080)。其他各指标不受光照周期的影响(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兰州夏季长日照条件下,岭南黄羽肉鸡利用自然光照即能获得与连续和长光照条件下相同的性能。不仅避免了调整光照程序的麻烦,节约了成本,也更符合肉鸡的生物学习性,利于肉鸡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