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股骨头坏死是一类较为常见的致残率较高的疾病,近年来对于此类疾病的研究,为诊断和治疗技术带来迅速进步,为广大患者带来的福音。然而面对此类疾病的复杂机制,对于其认识仍然有待进一步深入。股骨头坏死的在国外的流行病学情况有一些报道,但在中国国内仍缺少此类研究。对股骨头坏死发病情况,病因学构成比及患病危险因素的研究仍有待深入。因此,探索股骨头坏死病因构成比例,对临床特征的调查研究都是必要的和有意义的。方法本项研究的数据来源于中国9家大型三级甲等医院的住院患者,是目前为止规模较大的针对股骨头坏死病因学的病例调查研究。本项研究通过自设计问卷,借阅入院患者纸版或电子版病历,调查并进行信息采集,对股骨头坏死的年龄,性别构成,病因基本构成比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原发病因,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发生时间与手术内固定取出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分析。结果1、研究共纳入7224名诊断为股骨头坏死的住院患者,根据病历的完整程度,最终纳入病历6352份,2、平均年龄为46.45±13.80(95%C.I.)。其中男性平均年龄为45.44±12.83(95%C.I.);女性平均年龄为:48.84±15.59(95%C.I.)。男性与女性的年龄均值差异3.4(95%置信区间:2.67-4.14)岁,这提示男性患者发病时间往往较早。在所有患者中为其中年龄最小的为18岁,最大的为91岁。结果显示40-49岁年龄段有1717人,占总数的27.0%是比例最高的年龄段。3、股骨头头坏死发病人群男性居多,本项研究中发现在所有股骨头坏死患者中男性患者占70.1%,女性患者占29.9%,性别比例约为7:3。4、关节置换术THA中,35.9%的患者原因为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坏死患者占全髋关节置换手术THA的三分之一以上。5、有患者中,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占24.40%,酒精性股骨头坏死占30.49%,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占16.40%,特发性股骨头坏死占28.71%;各中心的股骨头坏死病因构成比存在差异。男性与女性的股骨头坏死病因构成存在明显差异,男性患者中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数量最多达40.4%,而女性患者中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构成比仅为5.9%;女性患者中特发性股骨头坏死相对比例最高,达38.3%。本项研究的股骨头坏死患者中,有1551名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通过对其中1171例原发病因明确的患者的原发病因进行归纳得到不同病因患者的数量及比例,其余380人病历未明确记录原发疾病。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数量217例,占总数的18.53%位列第一。对所有原发疾病进行分类汇总,自身免疫性疾病数量达546例,占总数的46.63%,是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最主要的原因。6、在因股骨颈骨折进行手术治疗的717例患者中,坏死发生时间在内固定取出前的有273例(38.1%),坏死发生时间在内固定取出后有340例(47.4%),内固定在手术后长期留置超过3年的有68(9.5%),病历中未明确记录内固定取出时间,在手术记录中亦未出现相关记录的病例有36例(5.0%)。股骨颈骨折手术后取出内固定至发生坏死的中位时间为1.56年。特发性股骨头坏死与血浆中甘油三酯水平的升高显著相关(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主要年龄集中在40-50岁区间,其平均年龄大约在45岁左右,男性患者的发病年龄平均比女性早3-4年。在所有中心的调查中,男性患者均多于女性患者,总体上男女比例为7:3。但不同中心的性别比例存在明显差异。股骨头坏死的病因构成比中,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约占六分之一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约占四分之一,在不同的中心中病因的比例存在一定差异。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单病原因中系统性红斑狼疮位列第一,汇总后自身免疫性疾病占比近一半,是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最主要的原因;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多见于股骨颈骨折后,坏死发生的时间与内固定取出的前后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