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改革逐步推进的今天,为了能培养具有创造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全国各地中小学校普遍都开设了研究性学习课程。然而大部分的学校、老师以及学生并未对研究性学习有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了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不合理,教学效果不明显等现象。本研究将从更理性更深入的层面,对如何将研究性学习与数学课堂教学相整合以及整合的方式进行研究。本研究的研究问题。国内外研究性学习的发展及现状如何?目前我国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将研究性学习以什么样的方式与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整合?有无可操作的模式?整合的效果如何?本研究按以下过程展开。根据所研究的问题查找文献,进行理论研究;制定研究性学习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原则、模式;编制调查问卷,并根据试测结果进行修改;实施调查,包括进行数学测验及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结论与展望。本研究的主要结论。(1)目前的研究性学习在内容选取和教学方式上的不合理,未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值得广大教师反思和研究;(2)研究性学习与数学课堂教学的课程特点,决定了两者的结合存在必要性;(3)研究性学习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实践,获得了以下显著效果:首先,能开拓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学生在亲身经历过数学问题的探索之后,学习热情高涨。其次,课本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感受到数学的宝贵价值和独特魅力,有意义的学习使学生的数学成绩得到显著提升。再次,能使学生具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增强合作沟通的能力。最后,研究性学习能弥补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不足的缺陷,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使数学教学工作更顺利有效地推进。因此,这种方式值得推广。本研究的建议。合理开展研究性学习,对于提高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积极的推进作用,教师应予以足够的重视,积极探索更科学的教学方式,以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