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晋南北朝为中古一大变局时代,伦理道德之混乱,政治局势之动荡前后无闻。在此种动荡变局之下,士人臣子所固守的传统伦理“忠德”也出现了复杂多变的社会实践。“忠臣死王命”不必是政治变局下天然正义的选择,“六朝无忠臣”似乎也成为后世史家对这一时期的固化标签。但纵览身处这一时期的士人臣子,无可否认的是仍然有不少对所效之主忠节不改的“纯臣”。本文正是以魏晋南北朝时期所出现的“纯臣”为研究对象,意在从多维角度入手,结合当时的思想特点和政治变迁,发掘这一群体的复杂面向。“纯臣”之义颇有可言,本文所论“纯臣”,基本是指在政局动荡之时对所效之主存有“忠义”,而非随波逐流、朝秦暮楚的这类人物。文章择取一些典型人物事例通过排比、对比的手段进行样本研究,探索他们实践“纯忠”的现实背景和具体方式,并从多维度思考“纯臣”群体在当世产生的结果和影响,同时兼论这一时期特殊因素的特殊影响,以求能对这一群体以及当世思想和政治变迁获得一些新看法。文章的论述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撮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纯臣人士进行样本分析,将士人臣子是否参与新政权作为断点,认为当时纯臣群体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为旧主忠贞殉死或守身不仕,一类虽为旧主表态忠心,但曾经或未来又参与新君政治事业。不论实践方式如何,这两种人物因其都曾有“纯忠”的实践行为,故而归入本文所叙的“纯臣”群体。第二部分从个人与家族、君主与政权、社会与舆论三维角度分析纯臣群体给魏晋南北朝当世带来的诸多结果和影响。具体而言,纯臣的个人与家族获得声望和仕途上的递进,君主和政权获得在乱世中收拢人心、选擢人才的快速通道,社会世风得到肃清,舆论关于“忠”的话题讨论也愈发多样化和复杂化。第三部分在前文论述之外,增论夷夏之防、忠孝之别、政治局势三点特殊因素,这三点因素赋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纯臣以时代特殊性。魏晋南北朝之一大特殊在于北方胡族的南下、中原汉统的南迁,夷夏之间的矛盾愈发激烈,这一矛盾对纯臣选择尽忠有特殊的刺激性和导向性;忠孝之别则为纯臣构造出以“忠”与“孝”这两对传统道德伦理组建而成的困境。在魏晋之前,忠孝并行,个人的取舍相对自由。但出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发展和个人及社会稳定的现实需要,后期逐渐出现了“孝”先于“忠”的情况;特殊的政治环境则影响纯臣的个人境遇发展及舆论评价,这种特殊包括各方势力的政治博弈以及政权更迭之间的顺昌逆亡、成王败寇,由此也常常出现忠奸颠倒的局面。这种忠奸颠倒,不仅表现为统治者出于政治需要打压纯臣、重用逆臣,也体现在史书修撰的春秋笔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