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力图把人们对文学的观照从上层的官方视角转向底层的民间视角,重视其民间诙谐文化的重要传统,拓展了诗学研究的新领域.而作为其理论组成部分之一的怪诞丑角理论,主张从民间诙谐文化和狂欢节文化角度对文学中包括怪诞人体、骗子、小丑、傻瓜等在内的丑角式形象进行重新的认知.该文力图从纷繁复杂的狂欢化理论中树立和归纳出这一独特的人物理论:不仅对其特定的对象、来源、分类及特征作以相对清晰的界定,而且总结了怪诞丑角的文本功能,探讨了其美学贡献和其中所蕴涵的丰富而独特的人文内涵.我们认为,这种对狂欢化理论研究的"细化"和"具体化"的尝试和努力对于更深入的理解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怪诞丑角概念的提出和界定、其功能和美学贡献的分析是该文重要的理论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