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朗兹·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古典主义时期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被人们尊称为“交响曲之父”和“弦乐四重奏之父”。海顿除了创作大量的交响曲与弦乐作品外,他的钢琴作品也是备受瞩目的,值得一提的是海顿创作的52首钢琴奏鸣曲,在国内外钢琴比赛、演奏与教学中,都可以看到这些作品的出现。其中以海顿晚期巅峰阶段创作的《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Hob.ⅩⅥ/49)较为著名。这首作品被誉为海顿最具古典特征的钢琴奏鸣曲,具有很高的演奏与研究价值。《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Hob.ⅩⅥ/49)这首作品是海顿晚期五首钢琴奏鸣曲中的第二首,是他在离开埃斯特哈齐宫之际(1789-1790)第一次访问英国前夕,为玛丽安娜·冯·根青格医生(Mariana von Genzinge)而创作的作品。此时的海顿也正是以独立音乐家的身份在维也纳起步之际,被认为是海顿最具古典特征的一首钢琴奏鸣曲。这首奏鸣曲由三个乐章构成:快板乐章奏鸣曲式,音乐流露出幽默与欢快;如歌的柔版乐章三部曲式,音乐充满了优美与浪漫。小步舞曲乐章回旋曲式,音乐洋溢着朝气与活力。这首作品集海顿古典创作之大成,是最具古典特征的奏鸣曲,所以演奏好这首作品的关键在于对海顿作品风格及情感的正确把握,以及拿捏好古典主义时期弹奏技巧及演奏分寸。全文主要从以下四大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海顿生平。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作曲家在青少年时期、埃斯特哈齐宫时期和维也纳时期的生活变化和音乐发展道路。第二章:海顿钢琴奏鸣曲的创作阶段。这一章节对海顿奏鸣曲的贡献和海顿奏鸣曲的发展脉络做整体分析,通过具体研究与分析明示出晚期创作的奏鸣曲已达巅峰。第三章:海顿《降E大钢琴调奏鸣曲》作品分析。这一章节分别从创作背景、三个乐章的曲式结构与创作特征进行分析。其创作特征从三个乐章的各自拥有的特色分别进行分析,以主题、动机、装饰音、华彩、律动、音色、文学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通过充分了解谱面信息与每个乐章的创作特征为演奏做铺垫。第四章:海顿《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演奏诠释。这一章节主要对音乐演奏技术、海顿古典风格演奏要点方面进行诠释。通过对三个乐章演奏技术的整体归类与划分,解读演奏中应该注意与把握的弹奏技术要点,使演奏者在作品的风格、情感的把握,拿捏弹奏技巧的分寸上,都能够做到准确诠释,以期使弹奏者能够把海顿的这首钢琴奏鸣曲的音乐诠释达到充分的倾诉与发挥,最后实现演奏研究价值。在分析这首作品的同时,不仅要知道海顿在奏鸣曲的创作上,为西方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把西方音乐重要的曲式结构即奏鸣曲式得以确立,并把奏鸣曲这一体裁用以发展、成熟和完善。而且更应该注意的是海顿创作的52首钢琴奏鸣曲贯穿了他整个音乐创作过程,其风格的发展也基本同步于他的交响乐,对后世的钢琴音乐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要体会海顿奏鸣曲的创作发展变化和钢琴演奏与他的交响乐之间的联系,为更能恰如其分的诠释他的作品做理论上的铺垫。本文希望通过对作品的内涵与外延的研究,强调对作品全方位的剖析有助于更深刻、忠于原貌地演绎。只有当理论用于指导音乐,理论转化为音乐时,它才体现出真正的价值,否则一切理论都是纸上谈兵。理论联系实际,技术与情感的完美统一,对于演奏者必须首先最强烈地表现出自己的所知所想,他必须赋予音乐以“灵魂”,并且通过最深刻地自我陶醉于音乐之中而达到对听众产生富有启发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