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受到愈加广泛的关注,包括地铁站、机场、公交车站、火车站在内的公共交通系统得到广泛开发与建设。在投入使用后,此类交通枢纽在客流高峰时段通常都汇集大量乘客。与一般建筑不同,交通枢纽内乘客通常携带行李出行,因此,此类建筑内楼梯、通道等行人设施的设计需考虑人员负重特点。本文考虑大型客运枢纽内人员携带行李比例不均的特性,设计并开展水平面与楼梯上单列行人运动
【基金项目】
:
有限理性人群拥挤致灾机制与管控方法研究(7187118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9.1-2022.12; 高层建筑疏散人员—设施协同管控方法研究(2020YFS0291),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2020.1-2021.1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受到愈加广泛的关注,包括地铁站、机场、公交车站、火车站在内的公共交通系统得到广泛开发与建设。在投入使用后,此类交通枢纽在客流高峰时段通常都汇集大量乘客。与一般建筑不同,交通枢纽内乘客通常携带行李出行,因此,此类建筑内楼梯、通道等行人设施的设计需考虑人员负重特点。本文考虑大型客运枢纽内人员携带行李比例不均的特性,设计并开展水平面与楼梯上单列行人运动实验,分析负重比例对行人运动特性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不同行李负重比例对单列行人平面运动特征的影响。行人携带行李在平面上运动不同于正常步行。本文设计5种不同行李负重比例的单列行人运动特征实验场景,分别是0%,20%~30%,40%~50%,70%~80%,100%的行人负重比例,开展了可控行人运动特征实验。基于实验视频提取行人轨迹坐标,分析了行人运动的微观和宏观运动特征,发现不同行李负重比例下个体运动速度分布服从高斯分布,进一步根据速度特征,在时空图中发现了“走停波”现象。从前向距离和速度之间的关系来看,本文观测到行人运动的自由状态、弱约束状态和强约束状态三种状态。从横向摆幅与速度关系中可以发现,当行人速度较高时,未携带行李的行人平均横向摆幅比携带行李时大,但在低速时横向摆幅变化不大。(2)不同行李负重比例对单列行人楼梯运动特征的影响。本文设计了与单列行人平面运动特征实验对应的单列行人楼梯运动实验,基于实验视频提取了5种不同行李负重比例下行人运动轨迹,分析了不同行李负重比例场景下的运动特征。从行人运动时空图中可以看出,平均停滞时间随着行李负重比例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其次,在前向距离与速度的关系中,存在两种状态,即自由状态和强约束状态。进一步对强约束状态的特征进行了讨论,最小前向距离在下楼过程与踏步深度基本一致,最小前向距离在上楼过程大于踏步深度。最后,进一步讨论了行人的横向运动特征,随着速度的增加,行人在下楼过程中横向摆幅的下降率要快于上楼过程。(3)对比分析负重行人在平面和楼梯运动特征的差异性。乘客在客运枢纽内集散的过程是经由一系列坡道、梯道以及平面通行设施等通行链路联系起来的立体空间移动过程,此过程经受一系列水平和垂向通行设施的复杂约束。基于上述不同行李负重比例下行人在平面与楼梯单列运动实验的数据,对比分析行人在不同几何结构下运动特征的差异性表明:在平均速度分布特性中,在相同行人数量下,平面上行人的平均速度明显高于楼梯上行人的平均速度;在速度与前向距离关系中,在相同负重行李比例下,平面上行人的自由速度、最小前向距离、自适应时间明显高于楼梯上的相应值;在速度与密度关系中,在楼梯上负重行人的速度受到行人数量影响比平面上更加显著;在速度与横向摆幅关系中,行人运动速度变化对在楼梯上行人的横向摆幅影响更明显。
其他文献
出行需求和政策支持促进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大规模应用,车-地通信系统开始由基于WLAN的CBTC系统转向基于LTE-M的CBTC系统。为了保证行车安全,需要及时准确地检测识别出基于LTE-M的CBTC系统中存在的干扰,传统的干扰信号检测对检测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使用机器学习的手段同样面临着大量且复杂的特征提取问题且提取的特征不同也可能会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因此,本课题将深度学习理论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
为探索化橘红热风干燥特性及品质,采用自制热风干燥设备研究了不同热风温度、切片厚度和风速对化橘红切片干燥特性、水分有效扩散系数及品质的影响,并建立了干燥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化橘红热风干燥过程属于降速干燥过程,热风温度和切片厚度对干燥时间影响较大;水分有效扩散系数范围0.2311×10-7~0.7865×10-7m~2/s,热风温度和切片厚度对其影响显著,呈正相关性。通过拟合6种常用薄层干燥数学模型
随着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迅速扩张,居民出行的方式更加多元,出行的范围不断扩大,为了优化城市运转效率、提高居民出行体验,对交通信息的管理与研究迫在眉睫。城市出租车作为流通最频繁的交通运输方式,其每日每时产生的数据汇集成的出租车大数据具有极高的信息提取与分析价值。伴随着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指数增长和人工智能领域相关算法的不断更新与优化,利用最新的技术和算法研究并挖掘出租车大数中所蕴涵的深层信息、统计分析
博物馆作为收藏及展示古代文化遗产的公共场所,其中陈列的展能够在帮助人民群众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其文化教育功能。在人们精神生活需求逐步提高的情况下,传统的博物馆展品陈列方式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故此,本文针对博物馆展品陈列方式暴露出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陈列方式改进策略具备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深入分析博物馆展品陈列方式的优化策略后,以供相关工作者参考借鉴。
自二十世纪发现宇宙射线以来,被偶极磁场捕获的带电粒子的运动问题(St?rmer问题)在等离子体物理学、空间科学和天体物理学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由于地球的磁场类似于偶极磁场,所以St?rmer问题为宇宙射线的行为、高层大气中粒子的动力学、辐射带的结构以及极光等相关研究方向提供了启示,因此研究带电粒子在磁偶极场中的轨道特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能量相对较低的粒子上,因此可以运用引导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们使用的可燃物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导致火灾事故频繁发生,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大量人员伤亡,还会对气候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预测火灾事故的发展规模、分析火灾痕迹,可对火灾防控、火灾救援和火灾调查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可燃物的火蔓延过程决定了火灾的发展规模和造成的损失,所以深入探索可燃物的火蔓延过程对于防控火灾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火蔓延过程中产生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交通出行得到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得到极大方便的同时,机动车数量急速增长,加上交通路网的不断优化改建,交通路况日益恶化,交通拥堵广泛存在,交通事故不断发生,从而导致人身安全、尾气噪声、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为了从源头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人们开始大量运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控制技术来实现车、路、管理者的有序运转,进而出现了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海量的用户敏感数据储存在云端服务器。但其远程使用的特点导致用户在享用云端服务器超强计算服务以及存储服务的同时,也将自身数据的物理控制权限转交到云端服务器。基于属性的加密机制具有“一对多”加密以及细粒度访问控制的特点,在保证云端数据安全性与隐私性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在用户众多的系统中,用户密钥泄露、密钥过期以及用户违规等问题时有发生,拥有一个高效的用户撤销机制对于属性基加密
在WLAN中引入感知测量具有十分可观的前景,在不添加额外硬件的情况下,WLAN感知可以实现目标物体的定位与速度测量、人体活动识别、跌倒检测以及手势识别等。WLAN感知可以分为雷达和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两种形式,雷达方式的WLAN感知可通过单个包含了感知信号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hysical layer Protocol Data Unit,
随着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铁路运输行业也在人们日渐增长的各种需求下朝着高速化与重载化方向发展。而高速动车组轮轨运行工况复杂、恶劣,导致车轮与钢轨之间的磨损与接触疲劳问题成为了影响列车运行稳定性、安全性以及车轮服役寿命的关键因素。论文采用一种新的高速轮轨材料表面处理方法以提高耐磨性:层流等离子体点状淬火技术。利用等离子体对ER8车轮钢和钢轨U71Mn G进行点状淬火处理,在材料表面形成一系列规则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