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日语专业人才培养问题一直是日语学术界讨论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关于日语专业毕业生走向和培养怎样的日语人才是社会需要的人才成为了一项很有现实意义的日语教育研究课题。随着日语学习人数不断增加,设置日语专业的学校数量也随之扩大。就笔者所在的城市来讲,有着千年古都美誉之称的古城——西安,共有大学51所,其中设有日语专业的大学12所,公立大学9所。其数量可见一斑。日语教育的最终目的和现实意义到底是什么?社会需求的人才和大学日语教育中培养的日语人才是否存在脱节的问题?如果存在脱节问题,解决方案是什么?这些都将是笔者研究的课题。众所周知,大学教育是为了向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因此,大学的教育必须紧随社会发展的脚步,一成不变就会导致落后。为了了解社会对日语专业学生的需求情况,笔者以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全国30多家日系企业。另外,为了了解西安市的日语教学状况,笔者对西安九所公立高校的学生基于固定教室,授课方式,就业志愿等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了数据,大致了解了西安市的日语教学状况。这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对西安市的日语教学状况的调查是先行未有的。其次,本文重点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对陕西师范大学的学生作以调查问卷、分析了教学中的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并且对问卷结果作以分析和总结。在分析的基础之上,根据学生的心声,陕西师范大学的优势条件和社会的真正需求,提出了个人的设想---即应走复合型人才的创新之路。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阐述了复合型人才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其次阐述了新中国成立后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第二部分是对近几年社会需要的日语人才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和企业需要的是综合性人才,对单一的日语专业精英式人才的需求少之又少。第三部分对于我国现行的日语专业教学大纲作了比较详尽的分析和总结。发现该教学大纲旨在培养日语专业精英人才,不适合以培养综合性人才为目的的教学理念。第四部分作为文章的本论部分,首先对西安市高校的日语教学现状作以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高校依然存在着单一性的专业教学和传统的日语教学模式的问题。其次,为了进行具体的分析,本文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来具体考察其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理念,且通过对学生和老师的问卷调查、发现师范大学的日语教学亦是传统的单一性的专业教学模式。其专业特点并不突出。因此,在文章第五部分,笔者对师范大学的优势专业和学科进行阐述,如何进行专业的改革,如何使日语专业有活力,提出了“日语+另外一门专业”的建议。充分发挥学校的有利资源,使日语系走出一条自己的特色道路。从而提高就业率,为社会培养更优秀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