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前交叉韧带重建股骨侧止点定位的应用解剖学研究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股骨侧止点的解剖特点并应用于临床。方法:取14例福尔马林固定膝关节尸体标本,离断膝关节后去除关节周围肌肉、关节囊及髌骨,保留侧副韧带、半月板及前后交叉韧带。经髁间窝前出口最高点将股骨远端沿矢状面用线锯分为两部分,充分暴露股骨外髁内侧面,前叉韧带股骨侧止点及相关骨性标志。分离并用油性彩笔标示出前交叉韧带前内侧束及后外侧束止点分布区、髁间窝前缘点及over-the-top点。应用高清数码相机拍摄侧位照片后导入计算机,测量下述指标:①印迹角、②印迹长轴L1、③印迹短轴L2、④双束中心点距离AP、⑤AMB印迹中心点至股骨髁间窝后拱门顶点距离AO、⑥AMB印迹中心点到股骨外髁内侧面软骨面后缘最近距离AI、⑦PLB印迹中心点到股骨外髁内侧面软骨面后缘最近距PI、⑧ACL面积S;⑨Blumensaat线长度B;⑩ACL印迹中心点到股骨髁间窝后拱门顶点距离CO; ACL印迹中心点到股骨外髁内侧面软骨面后缘最近距离CI。以确定前交叉韧带重建时止点定位参考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确定这些数据间有无相关性。结果:印迹长轴L1:17.5±1.65mm,印迹短轴L2:8.79±1.11mm,ACL止点面积S:96.52±17.84mm2,双束中心点距离AP:9.00±0.72mm,AMB印迹中心点至股骨髁间窝后拱门顶点距离AO:8.03±2.20mm,AMB印迹中心点到股骨外髁内侧面软骨面后缘最近距离AI:6.17±1.82mm,PLB印迹中心点到股骨外髁内侧面软骨面后缘最近距离PI:8.92±1.43mm,Blumensaat线长度B:30.47±1.46mm,印迹角:25.53±5.49°,ACL印迹中心点到股骨髁间窝后拱门顶点距离CO:9.42±2.18mm,ACL印迹中心点到股骨外髁内侧面软骨面后缘最近距离CI:7.59±1.54mm。ACL的股骨附着区形态变化不规则,其中椭圆形79%,新月形7%,圆形14%。但大多数可近似判断为椭圆形。统计学分析:长轴L1、AMB和PLB中心点间距离AP、PLB印迹中心点到股骨外髁内侧面软骨面后缘最近距离PI、B线、印迹角、ACL印迹中心点到股骨髁间窝后拱门顶点距离CO、 AMB印迹中心点至股骨髁间窝后拱门顶点距离AO、AMB印迹中心点到股骨外髁内侧面软骨面后缘最近距离AI、ACL印迹中心点到股骨外髁内侧面软骨面后缘最近距离CI性别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3、P=0.033、P=0.003、P=0.002、P=0.046、P=0.002、P=0.019、P=0.021)。印迹短轴L2、ACL面积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954、P=0.062)。各数据两组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CL股骨附着处长轴L1与B线长度具有相关性(R=0.921P=0.000),AO与B线长度具有相关性(R=0.558P=0.038)。CO与B线长度具有相关性(R=0.912P=0.000)。AP与AI不具有相关性(R=0.415P=0.140),AP与PI不具有相关性(R=0.463P=0.095),AP与CI不具有相关性(R=0.400P=0.156)。AI与PI具有相关性(R=0.965P=0.000),AI与CI具有相关性(R=0.944P=0.000),CI与PI具有相关性(R=0.939,P=0.000)。结论:ACL的股骨附着区形态变化不恒定,其中椭圆形79%,新月形7%,圆形14%。但大多数可近似判断为椭圆形。采用双束重建ACL时,AM束股骨侧隧道中心点距过顶点应为男性8.86±0.73mm,女性6.54±1.56mm,距股骨外髁内侧面软骨面后缘应为男性6.68±1.06mm,女性5.05±0.68mm; PL束股骨侧隧道中心点距AM束股骨侧隧道中心点应为男性9.33±0.60mm,女性8.40±0.52mm,距股骨外髁内侧面软骨面后缘应为男性9.51±1.22mm,女性7.86±1.23mm。采用单束重建ACL时股骨侧隧道中心点距过顶点应为男性10.26±1.69mm,女性7.89±0.46mm,距股骨外髁内侧面软骨面后缘应为男性8.11±1.03mm,女性6.65±0.87mm。第二部分前交叉韧带重建股骨侧止点定位的临床应用目的:探讨运用自体腘绳肌腱进行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根据研究所得数据进行了关节镜下单束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手术方式均为在关节镜下应用自体腘绳肌腱作为移植物,采用悬吊式单束双隧道技术行ACL重建。术后采用渐进康复方式。评估患者手术前后IKDC、Tegner、 Lysholm评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9例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时间6~17个月,平均12个月。19例患者膝关节伸直均无受限,膝关节屈伸活动正常。IKDC、Tegner、Lysholm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结论:关节镜下重建ACL术中参照过顶点及股骨外髁内侧面软骨面后缘定位股骨隧道重建ACL方便准确,符合ACL的解剖重建和生理学功能,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较理想的定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