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影响孩子成长的诸多因素中,家庭因素显然是最重要的。它是孩子的社会联系中出现得最早同时也是最持久的一种因素,而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又是居于核心地位的主要家庭关系。但是,过去众多的研究者把目光集中在母亲与孩子的关系上,父亲的作用却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人口出生率的降低和家庭规模的小型化,由父母双亲和一个孩子组成的核心家庭逐渐占据了较大的比例,人们开始关注家庭成员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独生子女身上的种种缺陷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家庭教育的不良,而其中,越来越多的父亲淡出家庭教育是一个重要原因。在我国,一直以来由于儒家文化的主导地位,主张“严父慈母”。但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父亲的角色也在不断变化。各国新近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及实践中,父亲成为研究者的新宠。而家庭教育生态学理论的提出与发展也使得我们在研究孩子的教育问题时,不得不把目光投向更为宽广的教育生态,投向每一个影响孩子教育与成长的因素。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及探讨的框架如下:第一部分:导论。提出本研究缘起,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假设,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进行了简单分析。第二部分:文献述评。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进行一定的梳理与归纳。第三部分:现状调查。选取了上海市3个区5所小学的500名小学生父亲、及200多名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并对几位特殊家庭的孩子及父亲进行了访谈。对本调查涉及内容进行了总体情况的描述,并将父亲问卷与孩子问卷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第四部分:调查结果分析。依据问卷调查所得的资料,讨论不同背景变项下的父教对小学生各个方面发展的不同影响及不同背景变项下四个层面的父教程度是否存在差异,并用配对T检验讨论父亲理想中与实际中的父教是否存在差异。第五部分:问题及对策。在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小学生父教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原因,并对我国小学生父教提出一定的改进意见。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调查法,试图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内容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目前国内有关父教的研究较为零散,而且相关的量化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对学龄前儿童的研究上,而极少有对小学这一学龄段的研究。孩子进入到小学阶段以后,在身心发展日趋成熟的过程中,父教的所呈现的特殊状态是本研究所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