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打印比率型碳点荧光传感器与金属离子可视化检测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_bright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点(carbon dots,CDs)作为新型的荧光纳米材料成为研究热点。它具有非常稳定优良的荧光特性、水溶性、低毒性等,鉴于这些优良的特性,可以将碳点应用在化学传感检测领域,比如对重金属离子的检测,包括对铁离子(Fe3+)、铜离子(Cu2+)、汞离子(Hg2+)地检测。与此同时,铜离子污染愈发严重,对环境甚至人体造成的危害不可低估,目前利用碳点的荧光特性来构建液相比率型荧光检测体系以实现对金属离子的可视化检测已成为研究热点。但相对于液相检测而言,纸基传感器检测拥有快速、现场以及可视化检测更为突出的特点,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成本低廉。尽管碳点的荧光传感和试纸检测均已受到广泛关注,但将此二者结合,利用喷墨打印技术来构建可视化荧光纸基传感器相关的研究还较少。本文利用碳点对Fe3+和Cu2+独特的选择特性,利用喷墨打印技术分别构筑了单发射碳点荧光传感器和双发射比率型碳点荧光纸基传感器,最终实现对Fe3+和Cu2+定性半定量可视化检测,为实时快速检测领域提供很好的应用前景。全文的主要的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
  (1)柠檬酸作为碳源,乙二胺作为氮源,采用水热法以1:3摩尔比例掺杂混合制备了高量子产率的蓝色荧光碳点(b-CDs)。通过一系列表征(透射电镜和红外光谱分析粒径与组成,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发现,该制备方法下的b-CDs,粒径约为4.05nm,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水溶性。b-CDs的荧光性能稳定并且不依赖激发波长,在365nm激发下呈443nm的蓝色荧光,表现出良好的荧光强度和高荧光量子产率(QY=88.9%);
  (2)利用水热法,采用对苯二胺和乙醇制备橙红色荧光的碳点(r-CDs),对橙红色荧光做如上的表征,结果发现在该种制备方法下的r-CDs同样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能,平均粒径为2.96nm,荧光量子产率高达84.6%。在365nm激发下发600nm的橙红色荧光。该橙红色荧光碳点对Cu2+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性,根据上述条件可以将其作为比率型碳点荧光传感器的传感探针;
  (3)利用所制备的b-CDs,制备单发射碳点荧光传感探针,发现该传感探针对金属Fe3+具有很好的选择性,线性检测Fe3+的范围达到1600~6000μM,检测限低至2.37μM,低于欧盟(EC)规定的饮用水中Fe3+最大允许浓度3.57μM。另外该蓝色荧光碳点对Cu2+存在一定惰性,综上条件符合比率型传感器的内标探针;
  (4)利用前文所制备的两种碳点b-CDs和r-CDs,制备双发射比率型碳点荧光传感器。发现该传感器对金属Cu2+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抗干扰性,且对Cu2+的线性检测范围是3~18μM,检出限为0.15μM,低于允许的饮用水中铜的最高水平(20μM)(美国环境保护署EPA颁布)。对比前文单发射传感器检测金属Fe3+发现,双发射碳点比率型传感器对于检测金属离子出了荧光强度的线性变化之外还有颜色的连续变化,可视化效果愈加明显;
  (5)为实现实时快速现场检测,采用喷墨打印技术,将荧光强度比为4∶1的r-CDs/b-CDs以不同密度值比例沉积在不同纸基材料上发现,将碳点沉积在证券纸上时,碳点分散均匀,荧光较强。当r-CDs/b-CDs密度比值为10∶3时,滴加不同浓度的Cu2+后,证券纸上呈现出从橙红到粉色到紫色到蓝色荧光的连续变化,在色品图上出现色域变化范围最大。因此10∶3是最佳的密度比值。为了提高纸基传感器的检测精度,继续研究喷墨打印的条件,如喷墨打印的次数以及碳点“墨水”的浓度对检测精度的影响,最终发现当碳点浓度为0.2g/L,pH为7.4的中性条件下,喷墨打印10次时,碳点沉积在证券纸上有最佳的检测效果。
其他文献
注CO提高原油采收率是EOR技术中发展最快的一项工艺技术,其有利的驱油机理可实现可观的最终采收率,提高区块的开发经济效益.江苏油田目前有多口天然CO气源井,且储量丰富,大量研究资料及矿场试验表明,单井CO吞吐及CD驱是一条适合江苏复杂小断块油田特点的提高采收率新路,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聚合物驱油是目前中国开展最广泛的三次采油方法之一.该文主要以数值模拟器为工具,同时结合物理模拟结果、现场实施动态分析,着重研究了高含水期油层的渗流介质非均质性、注聚合物参数、不同开发条件、注聚合物以后注水方式等对聚合物驱的影响.提出了一套非均质性概率模型的建立方法,进一步认识了在高含水、高渗透、高度非均质条件下,介质非均质性对聚合物驱效果的影响以及注聚参数对聚的驱效果影响.从技术角度优化了注聚合物
纺织空调系统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纺织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是纺织企业实现稳定生产的重要保证。生产车间内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是保证纤维良好吸湿性的关键因素。目前,在我国现有的纺织空调系统中存在着温度和相对湿度不符合生产要求、噪音过大、换气次数多,换气不均匀、能耗高等一系列问题。另外,由于空调系统结构和空气分配系统设计不合理性,造成了涡流量过多,能源损耗严重的现象。因此,为了解决空调系统能耗过高的问题,改
血管是人体内起运输血液、分配血液和物质交换等作用的重要器官。当人体内的血管组织发生病变时,血管的正常通路受阻,身体健康受到威胁。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的血管移植物是自体血管移植物和人造血管移植物。人造血管移植物方面,涤纶及聚四氟乙烯制备的人造血管移植物己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这些材料的人造血管移植物容易造成移植后的通畅率差,如移植后的早期血栓、内膜増生、顺应性差、管腔狭窄、动脉瘤、钙化、感染等问题。因此
学位
腈纶纤维具备很多优异性能,质地蓬松柔软、弹性良好、保暖性好、耐日晒性能强,深受众多消费者青睐。本课题将经过生物活性筛选后的缩硫脲分子与水解后的腈纶通过共价偶联进行接枝修饰,制备具有特定生物性能的功能纺织用腈纶,对化合物和纤维样品进行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缩硫脲分子成功接枝在腈纶分子表面,改性后的腈纶纤维仍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同时具备一定的抗菌性能与潜在的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性能,其吸
学位
为制备符合静电纺丝条件的PVAc/TiO2杂化纺丝液,课题根据使用五种抑制剂制备的TiO2溶胶分散液的沉降效果、与PVAc的混溶效果以及粒子的分散情况,最终选择以乙二醇胺为抑制剂的溶胶制备方案并结合静电纺丝工艺制备出PVAc/TiO2杂化纳米纤维。论文使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为主要表征手段探索了PVAc/TiO2杂化
学位
传统青稞酒是以青稞为原料,青稞小曲为糖化发酵剂酿造而成的发酵酒。青稞小曲中丰富的微生物种群及其产生的酶使青稞酒营养丰富,风味独特。青稞小曲质量优劣直接影响青稞酒的品质。使用通过功能微生物制作纯种曲或强化曲,可以提升酒曲的稳定性和发酵性能,进而提高酒的品质,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因此,本论文以西藏地区传统青稞小曲为研究对象,从中筛选功能微生物;制作并优化纯种青稞小曲制曲工艺;然后,用传统青稞小曲、纯种
学位
羊肉作为一种优良的畜肉,属于高蛋白、低胆固醇类的营养食品,因其性温,有补虚益气、温中、益肾助火、养胆明目、利脾健胃和利肺助气等保健功能,自古以来就享有较高的评价,倍受消费者的喜爱。目前,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羊肉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而我国的羊肉消费大都以冷鲜肉为主,羊肉的深加工产品相对较少。本试验从传统侗族酸肉中筛选出发酵羊肉的最适乳酸菌,再与适量酿酒酵母进行配伍,优化了发酵
学位
红曲菌是重要的工业丝状真菌,可以产生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但是红曲菌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具有肾毒性的真菌毒素-桔霉素,因此这大大限制了红曲菌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目前控制桔霉素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改造桔霉素合成相关基因,但是红曲菌修复DNA双链断裂的主要途径是非同源末端连接途径,因此同源重组效率非常低,这对于红曲菌的基因敲除是大大不利的。研究表明ku70基因在非同源末端连接途径中
学位
相比于纳豆、天培,我国豆豉多采用自然发酵,复杂多样的微生物形成了其鲜美的滋味及浓郁的香气,营养价值及保健功效上也不分伯仲,但我国豆豉仅仅定位于调味品,国际影响力远逊于纳豆、天培。自然发酵存在生产周期长及潜在的安全威胁等问题。我国豆豉生产工艺多采用豆豉曲拌高盐进行后发酵,而高盐会影响豆豉的后发酵周期、感官品质及食用。因此,借鉴国外纳豆、天培宝贵的发展经验,推动我国豆豉的纯种低盐发酵是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