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以实证调研为基础,通过调查乌鲁木齐市城市居民健康管理服务的现实选择和利用偏好,分析两者间的差异,结合离散选择模型居民健康管理服务偏好和支付意愿的测量结果,从需求侧出发,提出有指导意义的健康管理服务供给对策,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人群健康管理服务利用偏好的研究,分析影响人群健康管理服务利用偏好的相关因素,运用专题小组讨论法和专家咨询法确定离散选择实验的属性和水平,利用ngene1.1.1软件进行正交设计,制定离散选择实验问卷。本研究于2019年7月至10月在乌鲁木齐市七个区发放调查问卷共计1155份,回收有效问卷1124份,有效率为97.32%。利用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Mixed logit回归分析居民健康管理服务选择偏好与支付意愿。结果:(1)居民对健康管理机构的现实选择与自述偏好一致,均更倾向于公立医院健康管理部门;在选择健康管理机构时居民最看重的三个因素是综合实力强、服务态度好以及服务项目全面,分别占比82.12%、46.53%和40.39%。(2)在对健康管理服务的现实选择中居民更倾向于利用健康体检(98.67%)和健康教育(51.69%)服务,对其它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的利用率不高。(3)在仅考虑健康需要的前提下,居民对健康管理服务的自述偏好从大到小依次为:健康体检(99.47%)、体检报告解读(46.62%)、健康风险评估(45.82%)、膳食营养处方(42.30%)、健康档案(39.68)、健康教育(37.46%)、运动处方(36.83%)和心理调适(34.16%)。(4)除健康体检及其相关服务外,居民对其它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的整体认知较差,居民对健康管理项目的认知是影响其健康管理服务现实选择和自述偏好的重要因素。(5)所设定的五个属性对居民健康管理服务的选择均有显著影响,总的来说居民最关心的属性是服务主体,效用最高的组合方案为公立医院健康管理部门、健康教育与咨询或健康干预、丰富的线上服务、有中医药服务,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6)居民对任意健康管理服务有更高的支付意愿,若能满足居民的健康管理服务需要,其愿意支付更多的费用。结论:目前我们应该加快推进健康管理服务业结构性改革,尽快实现从健康体检到健康管理的转变,充分发挥各类健康管理机构在健康管理中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和政策指引,引导居民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私立健康体检/管理机构分流;完善线上线下的服务闭环,利用家庭签约医生服务,逐步实现部分健康管理服务从无偿到有偿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