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弥漫性星形细胞肿瘤是一类最常见的原发脑肿瘤。长期以来,其准确术前分级以及与某些类似病变的鉴别诊断一直是困扰影像学医生的难题。本论文搜集35例弥漫性星形细胞肿瘤及需与之鉴别的相关病变29例,通过研究其内几种常见代谢物的波谱改变,探讨活体~1HMRS在弥漫性星形细胞肿瘤分级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 35例弥漫性星形细胞肿瘤包括:星形细胞瘤(WHO分级Ⅱ级)8例,间变型星形细胞瘤(Ⅲ级)13例以及胶质母细胞瘤(Ⅳ级)14例。需鉴别的29例相关病变包括:急性期脑梗死7例,单发转移瘤10例,脑膜瘤12例。35例弥漫性星形细胞肿瘤和12例脑膜瘤全部经病理证实,10例单发转移瘤中经病理与临床证实各5例。除7例脑梗死及8例脑膜瘤仅行MRI平扫检查(矢状位、冠状位T1WI及轴位T2WI和FLAIR像)外,其余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矢状、冠状、轴位T1WI)。所有病例均行单体素MRS(PROBE/SV)检查,其中6例弥漫性星形细胞肿瘤及4例转移瘤还行多体素MRS(PROBE/SI)检查。测量肿瘤强化区、肿瘤周围区、对侧正常区以及脑梗死区与对侧正常区的Cho/Cr、NAA/Cr、Lac/Cr值,应用t检验及秩和 了吹_卜研究生学位论文检验(Kruskal一wallisH法及Mann一whitneyu法)比较各区代谢水平的差异,以P<0.05作为检验水准。 结果 1、不同级别星形细胞瘤H级、111级及IV级的Cho/C:分别为2.7088士1.2278、5.8123士2.3743及5.2893士1.4623,11级与川、IV级星形细胞瘤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尸<0.01,而111级和IV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尸=0.458。H级、111级、IV级星形细胞瘤的Lae/Cr分别为0.1000士0.2828、1.8792士1.5951及3.6557士4.1953,11级与111级及IV级之间P<0.001,111级与IV级之间尸二0.025,均存在显著性差异。n级、In级、IV级星形细胞肿瘤的NA刀Cr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尸=0.679。 2、7例星形细胞瘤(II级)与7例急性期脑梗死的Cho/Cr分别为2.6857士1.3244及1.0957士0.2451,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尸=0.019;Lac/Cr分别为0.1 143士0.3024及2.1086士0.7658,有显著性差异,P<0.001;NAA/Cr分别为0.8971士0.2528及1 .2200士0.5496,其间无差异,P=0.194。 3、25例高级别星形细胞肿瘤(III、IV级)与10例单发转移瘤瘤体区的Cho/Cr分别为5.7700士1.8212及4.4500士2.4250,NAA/Cr分别为0.9476士0.5026及1 .1 850士0.5637,Lae/Cr分别为2.4684士1.7105及3.2110士2.7077,两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肿瘤瘤周区的Cho/C:分别为2.3300士1.2100及1.0750士0.2541,其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NAA/Cr及Lae/Cr之间无差异。 4、35例弥漫性星形细胞肿瘤与12例脑膜瘤瘤体区的Cho/Cr分别为4.8937士2.1513及13.0792士7.4252,其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3;NAA/Cr分别为0.9377士0.4363及0.9767士0.3609,其I’riJ无差异,P=0.782。28例弥漫性星形细胞肿瘤可见Lac峰,3例脑膜瘤可见Ata峰。 结论 l、星形细胞瘤(11级)的Cho/Cr明显低于111、IV级星形细胞瘤,11、nl、IV级星形细胞瘤的 Lac/Cr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依据肿瘤之间Cho/Cr及Lacar的不同,可以对弥漫性星形细胞肿瘤进行分级。 2、星形细胞瘤(11级)的 Cho/Cr明显高于急性期脑梗死,而 Lac/Cr明显低于脑梗死,依此可鉴别影像学与临床上不典型的星形细胞瘤O 级)与急性期脑梗死。 3、高级别星形细胞肿瘤与单发转移瘤瘤体区的Cho儿r、NAA/Cr及Laccr之间均无明显不同,但高级别星形细胞肿瘤瘤周区的Cho/Cr明显高于单发转移瘤,因此,应用它MRS检测肿瘤周围区代谢水平的高低可作为鉴别高级别星形细胞肿瘤和单发转移瘤的补充手段。 4、脑膜瘤的Cho/Cr明显高于弥漫性星形细胞肿瘤,高级别星形细胞肿瘤常出现Lac峰,Ala峰对脑膜瘤有较高的特异性。MRS能为弥漫性星形细胞肿瘤和脑膜瘤的鉴别诊断补充一些代谢方面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