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以测量学的四个测量层级为基础对汉语形容词进行了分类。文章在确定汉语形容词的独立词类地位后,引入测量层级作为分类标准,将汉语形容词由低级到高级依次划分为:定类形容词、定序形容词、定距形容词和定比形容词。并通过这四类形容词在被程度副词修饰、构建比较结构和与数量结构组合时的不同表现,说明其句法语义能力强弱。测量四个层级本身的数学特征,决定了相对应的汉语形容词的句法语义表现。定类形容词属于最低层次形容词,只具备标识(=)的功能,具有类名词性,既不能被程度副词修饰,也不能出现在比较结构和数量结构中;定序形容词不仅可以标识,还可以进行排序(<,>)。因其本身含有的等级意义,所以可出现在比较结构中,但仍不能被程度副词修饰,也不可修饰数量结构;定距形容词相对高级,但缺乏内在的比例关系,只能进行加减运算(+,-),不能表现与单位词的比例关系,因此仅不能出现在数量结构中;而定比形容词属于最高层级,能进行各项运算(+,-,×,÷),故具有形容词的所有句法语义功能。高级形容词一定具备低级形容词的句法语义功能,反之则不行。因此,四类形容词中,定比形容词是最高级别,具有其他三类形容词的所有句法特征,而处于最低级别的定类形容词,句法语义能力最受限,不具备其他三类形容词的句法语义特征。汉语形容词的四个层级间可以进行相互转化,目前主要表现为低级转变为高级。以颜色词为例,非基本类颜色词属于定类形容词,而基本颜色词,如红、蓝等,已经达到定距层级。汉语形容词的层级分类法,可借鉴至其他语言,如英语形容词。该分类方法的科学之处,在于分类标准的系统性与客观性,确保了母类的整体涵盖性与子类的元素唯一性。另外,该分类不同于其他方法,通过对汉语形容词某一现象的解释,得到形容词的某种结论;而是确定词类后,根据词类属性归类并分析句法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