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络脉相关血管内皮细胞为研究载体,在灸法作用本质的适宜温热刺激作用下,观察血管内皮细胞分泌血管舒缩调控物质ET-1、TM、PGI2含量的变化,进一步探讨络脉“感受刺激”后启动“通络行血”基本细胞生物学机制。方法:运用静脉灌注酶消化法进行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应用(Ⅷ因子)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鉴定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将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分为正常组和适宜温热刺激组,(适宜温热为40℃,此温度根据本系列课题前期研究获得),适宜温热刺激组以40-C刺激30min,每日2次,连续刺激3日。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动态变化。用ELISA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释放ET-1、TM的含量,用EIA(酶免疫分析)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释放PGI2的含量。结果:1.细胞形态变化:原代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nous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的形态多是小多角形、短梭形或者球形,细胞均是单层生长且互不重叠。融合后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为扁平的多角形,多呈典型的铺路石或鹅卵石样排列,边界清楚;细胞核清晰,细胞核多为椭圆形或圆形,细胞核内染色质稀疏且空亮,核仁1-2个。传代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多呈典型的铺路石或鹅卵石样排列,边界清楚,细胞核清晰,细胞核多为椭圆形或圆形,细胞核内染色质稀疏且空亮,核仁1-2个;传至3-4代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生长速度减慢,出现折光性增加、胞体增大、胞突变细、胞浆内颗粒和空泡增加、细胞核分裂相减少等一系列衰老征象。适宜温热刺激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多数细胞轮廓变圆,细胞间隙增大,呈铺路石样排列,边界清楚,细胞核清晰,细胞核多为圆形,细胞核内染色质稀疏且空亮。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采用DAB免疫细胞化学Ⅷ因子染色,封片后光镜下观察到胞浆中有棕黄色的颗粒。2.适宜温热刺激后络脉相关血管内皮细胞ET-1的含量较正常组有所降低,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TM的含量较正常组有所升高,且差异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PGI2的含量较正常组有所升高,且差异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体外适宜温热刺激可能通过降低络脉相关血管内皮细胞中ET-1的含量,发挥舒张血管作用,实现络脉“通络行血”的作用。2.体外适宜温热刺激促进络脉相关血管内皮细胞TM的释放,可能通过其抗凝维持血液正常运行的作用,实现络脉“行血”的作用。3.体外适宜温热刺激能够促进络脉相关血管内皮细胞PGI2的释放,一方面可能通过促进血管扩张达到“通”,另一方面可能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达到“行血”作用。4.在体外适宜温热刺激作用下,络脉“通络行血”功效的产生可能通过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TM、PGI2,抑制ET-1分泌,以维持血液正常运行及血管正常舒缩功能而达到“通络行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