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南油杉(Keteleeria cyclolepis Flous.)是中国特有的松科油杉属树种,其干形通直,生长快速,木材硬度适中,价值较高,同时枝繁叶茂,四季常绿,萌芽能力强,宜于修剪造型,是优良用材兼园林绿化树种。随着我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和树种结构调整工程的推进落实,近几年来全国特别是广西对江南油杉这一珍贵乡土树种加大了研发力度,并在优良种源家系的筛选、苗木繁育和栽培技术上获得突破,但由于缺乏江南油杉生长规律及其生物量分布特征的系统研究,加上幼树墩苗现象时间较长,林业生产单位对该树种生长过程和周期的认识出现严重偏差,导致树种的推广种植严重受阻。为改变上述现状,本研究以广西贺州30a生江南油杉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分区位全挖标准木法,通过林分测树因子调查和树干解析分析,弄清江南油杉生长规律和生物量构成,同时运用恒重烘干法系统研究江南油杉各器官生物量的结构分配特征,旨在为江南油杉的人工栽培、经营管理和推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30a生江南油杉林分仍未达到数量成熟年龄。30a生江南油杉平均胸径为27.9cm,平均树高18.8m,实验形数达到0.44,胸高形率为0.74,其干型通直,出材率高,生长迅速,年均胸径可达1cm以上,具有优良用材树种的特性,值得在其适生区推广种植。30a生江南油杉胸径随着树龄增长呈快速增长趋势,其连年生长量经历4~8a、13~15a、17~20a三个快速增长波动期;树高随着树龄增长呈增长趋势,分为缓慢调整生长期(1~12a)、快速生长期(13~24a)和稳定生长期(25~30a),树高的总平均生长量在24a时达到最大值0.68m/a;材积生长随树龄增长从一个缓慢增长到一个快速增长的递增过程,前14a材积累积量缓慢,为0.0052m3,仅占30a总材积生长量的1.0%,15~30a为逐年加快的快速增长期,该试验林30a生的江南油杉均未达到数量成熟龄和工艺成熟龄。江南油杉平均胸径、树高和冠幅的大小顺序均为下坡>中坡>上坡,其中下坡位胸径大小与中、上坡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上坡位的树高和冠幅大小与中、下坡位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坡位江南油杉平均木生物量差异显著,地上部分各器官间生物量的大小排列顺序均为树干>大枝>小枝>皮>叶,根系各组分生物量的排列顺序均为粗根>主根>大根>小根,且不受坡位影响。江南油杉整株各器官间生物量大小排列顺序均为树干>树枝>树根>树皮>树叶,且各器官生物量所占比例的坡位间差异不大,分别为50%、22%~23%、15%~17%、8%、3%~4%。树干生物量占比约是树枝的2倍,侧根的生物量占比约是主根生物量2倍。江南油杉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大小顺序不受坡位因子影响,均表现为树干>大枝>小枝>皮>叶,所占比例分别在59%~60%、16%~17%、10%~11%、9%~10%、4%之间;树干、大枝、皮和总生物量坡位间的大小排列均为下坡>中坡>上坡,而小枝叶生物量排序为中坡>下坡>上坡,但数值上非常接近。江南油杉根系各组分生物量的排列顺序一致,均为粗根>主根>大根>小根,但所占比例差异范围比地上部分有所增加;主根和粗根生物量不同坡位间的大小排序为下坡>中坡>上坡,大根为下坡>上坡>中坡,小根与主根、粗根相反,表现为上坡>中坡>下坡。江南油杉树高与胸径、树干生物量、树皮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冠幅与树叶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小根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树干生物量与树皮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小根生物量与粗根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3)江南油杉根系生物量空间分布规律性明显,坡位对根系各组分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影响显著。在垂直方向上,江南油杉的小根、大根和粗根生物量均随着土层的增加呈减小趋势,但随着根径的增大其主要分布土层生物量所占比例明显减小,在0~20cm土层,小根、大根、粗根的生物量分别占比其生物量总含量的71.7%、53.4%和48.1%。在不同土层中,坡位因子对不同根系的生物量存在不同程度差异性影响,其中小根总生物量大小排序为上坡>中坡>下坡,大根总生物量为下坡>中坡>上坡,粗根总生物量为下坡>中坡>上坡。水平方向上,江南油杉大根、粗根生物量从树蔸向外呈逐渐减小的变成趋势,而小根下坡位表现为近区>中区>远区,上坡位和中坡位则表现为中区>近区>远区。在不同区位,坡位因子对不同根系生物量存在不同程度差异性影响。综上所述,江南油杉是优良用材树种,其主要测树指标生长具有明显规律性,各器官生物量构成比例稳定,其中树干生物量达50%以上,树干通直,出材率高,值得广泛推广人工种植。解决种植初期墩苗现象是树种发展的关键,值得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