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至现代主义诗学思想研究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swe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诗人、学者、理论家,还是一位重视新诗理论探索的文学批评家。冯至的诗作丰富多彩,而且意境深远,其中以《北游》和《十四行集》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诗歌蕴含着丰富的现代主义诗学思想、独特的艺术见解。作为一个致力于新诗艺术创作的诗人,冯至对新诗理论也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研究,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在冯至的一些学术论著和散文杂感中,也突出表现了一个现代人对现代人生的现代性思考。个人复杂丰富的经历促使他投入到现代主义诗潮的洪流中,孤独沉思的特质使他不断思索人生及整个人类的命运,成为了一个对现代性弊端的批判者,一个孤独的沉思者,也使他的现代主义诗歌创作和诗学思想逐渐达到成熟。本文力图从冯至独特的个人经历及其诗学创作两个方面入手,来探讨冯至现代主义诗学思想形成的原因、内容及影响。全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引言。该部分是对冯至其人的简要介绍以及国内外学术界对冯至现代主义诗学观研究状况的概说。第二部分:冯至现代主义诗学观产生的背景。这部分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方面是简述冯至的生活道路,通过对其曲折的生活道路的介绍和西方诗学的影响追寻其创作和现代主义诗学观形成的轨迹。第二方面是探寻冯至从事现代主义诗学观产生的时代背景,主要着重于分析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创作环境,从而了解他的现代主义诗作和诗论著作的创作契机。第三方面是分析冯至现代主义诗学观产生的诗潮背景。试图从当时中国新诗的几种普遍倾向出发,比较分析他们的不足,从而看出中国现代文坛上迫切需要一种注入新血液的现代诗学,冯至独特的现代主义诗学正是顺应了诗潮发展的需要。第三部分:冯至现代主义诗学观的形成。这也是本论文研究的重点。这部分从冯至的一些诗歌创作和诗论著作中归纳出他的现代主义诗学观,大致分为三个方面来阐述他的观点:一是受存在主义哲学影响的理性精神;二是关于诗是体验的艺术的诗学主张;三是关于现实、玄思与象征结合的诗美追求。第四部分:关于形式理论的探讨。通过冯至对形式与内容的看法以及他的创作实践,梳理出他对现代主义诗学形式理论的思考和美学追求。第五部分:冯至现代主义诗学观的影响。本部分简要论述了冯至现代主义诗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及其意义。第六部分:结语。
其他文献
文学名著是人类优秀文化与思想的结晶,阅读名著是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名著阅读教学只有以真实阅读为根本,师生互动阅读为促点,才能使名著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日益激烈的竞争,迫使各国的标志设计进行变革和创新,以适应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既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又能在众多的企业中独树一帜。
余华的先锋作品之所以在上世纪80年代独领风骚,而之后的温情回归之作又依然成为文坛的华彩乐章,这不能不归功于余华善于将传统与现代意识融为一体并渗透到整个创作之中。作为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科技的发展,教育经历了多种形态的重组,其本质特征是为提高教学水平。互联网教学思维融入教育行业,为传统教育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彻底转变了传
清末,梁启超、吴趼人、黄世仲等小说家和理论家的出现,使岭南籍作家一跃而成为中国小说改革的前锋。他们的小说作品与小说理论,吸收了西方文化与文艺思想以及创作方法,也继承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L)为豆科(Leguminosae sp.)苜蓿属(Medicago)的一种多年生植物,原产于小亚细亚、伊朗、外高加索一带。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维生素含量以及良好的口感,一
蝗虫微孢子(Paranosema locustae,PL)是重要的防蝗生物制剂,其与昆虫生长调节剂(insect growth regulator,IGR)协同使用有利于蝗虫可持续治理。本文通过田间超低喷雾和扫网调查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是指导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指南。它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着眼于新时代党情、国情和世情的变化,是对马克思列
推荐理由$$从单一学科到全学科,从学科到德育活动,原本零散的教育元素被一张思维导图化零为整、融会贯通,为学校发展注入活力。$$一图胜千字,在陕西省宝鸡市高新第三小学的课堂上
期刊
作为“元诗四大家”之首,虞集在诗学主张和诗歌创作上都有其自身的特色。虞集的诗学主张受其学术思想的影响颇深,他继承了乃师吴澄融汇朱陆的学术倾向,兼及张载的气本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