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民间组织发展迅速,已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到2009年末,全国共有民间组织43100个,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逐步深入,人民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增强,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也逐渐增多。民间组织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评估结果、执行力度等方面担任了“监督者”的角色。民间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增强了自我表达能力,不仅在教育、文化、体育、科技、民政、卫生、劳动和社会保障等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参与政策制定方面,也竭尽全力地提供重要信息、宝贵意见。随着民间组织参与公共政策的次数、频率逐渐增多,政府也不断完善行政体制,越来越愿意倾听民间组织的要求和呼声。民间组织作为我国的民间社会组织,与政府、公司企业不同,它的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组织性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民间组织的发展,同时也造成了法律制度不健全、参与途径有限、民间组织资金短缺、人力资源稀缺、自身管理规范化与制度化不足、政府对民间组织的管理规范性不够、双重管理体制的制约等一些问题。面对这些疑难问题,我们不能放任发展,必须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否则,民间组织将会更加被动、消极的发展下去,这样既不能及时、有效的反映群众的呼声,转达广大人民的民意,也不能够代为表达弱势群体、特殊群体的利益诉求及愿望主张,更不能保持积极性参与到公共政策的制定中,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说的更深远些,这样不利于法治进程的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健康发展。本文篇幅不长,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简要论述:第一部分,公共政策、民间组织的概述。本部分大体介绍了两者的含义、特征及作用,通过学理知识对民间组织参与公共政策进行梳理,为后文的论述理清思路,铺好基石。第二部分,国内外民间组织参与公共政策所呈现的情况。本部分以美国环保组织和中国的“自然之友”为例,简要的叙述了各自的发展状况,通过对比得出国内外民间组织的差异,为下文完善我国民间组织参与公共政策体制拓宽视野,借鉴成功经验。第三部分,目前我国民间组织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本部分通对我国民间组织存在问题的剖析、归纳,可以清楚的看到,我国民间组织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组织问题、制度问题、外部环境问题,为完善此制度追根溯源,寻得依据。第四部分,完善我国民间组织参与公共政策的措施。本部分从政府和民间组织两方面分别展开论述,提出完善的建议。在这些对策建议中,借鉴了外国的成功经验以及国内一些省份的民间组织调查报告和改良措施,目的是为了使这一对策更具全面性、建设性、科学性、可行性,更具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