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经济体制变革的过程中,西方村的经济生产实现了从“计划”向“市场”转变。计划经济时期,西方村通过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集体化生产,引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建设了农业水利设施,从而解决了温饱问题;市场经济时期,西方村发展林业、热带经济作物、畜牧养殖,第一产业结构实现了多元化,市场化改革促进了第三产业发展,修理店、小卖店、个体户等纷纷涌现,特别是打工成为西方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西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经济体制变革的过程中,西方村的经济生产实现了从“计划”向“市场”转变。计划经济时期,西方村通过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集体化生产,引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建设了农业水利设施,从而解决了温饱问题;市场经济时期,西方村发展林业、热带经济作物、畜牧养殖,第一产业结构实现了多元化,市场化改革促进了第三产业发展,修理店、小卖店、个体户等纷纷涌现,特别是打工成为西方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西方村经济生产的发展得益于计划经济时期奠定的基础,也得益于市场化改革释放的生产活力;西方村经济交换的重心从“内部”转向“外部”,虽然互惠、再分配等发生在村落内部的传统经济交换形式仍然在发挥社会整合的作用,但是外部的市场交换已经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主要的经济交换形式,并带来了消费结构的改变;西方村的经济角色在市场化进程中,分化为“生产者”、“中间人”和“经济人”三种类型。普通村民作为生产者,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在生产中建立了市场意识、产权意识和技术意识。道公利用自身宗教身份的优势从事土地租赁代理,谋取经济利益,成为经济生产的“中间人”。极少数人在资本原始积累的基础上,顺应形势开展农业的规模化种植,实现了资本化经营,成为“经济人”;西方村的经济生活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主要体现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其中不仅包括了形式、内容等物质文化方面的变迁,还包括了观念、习俗等精神文化方面的变迁。
分析西方村经济变迁的影响因素,可以发现,制度因素在经济变迁过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环境因素制约了经济发展,教育因素限制了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在这些具体因素中,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例如土地制度的改革在不同时期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成为助推经济变迁的主要因素,教育水平和教育观念的落后则成为制约提升劳动力素质的负面因素;有的因素是双重的,例如农垦制度一方面是村民学习先进生产技术的源地,一方面则挤占了大量土地资源,造成现今人多地少的局面。西方村经济变迁过程呈现如下特征:一是变迁符合海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变迁的一般规律,二是变迁主要源自外部政策推动,三是变迁体现出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适应。西方村经济变迁的启示:一是经济发展既需要外源推动也需要内源自觉,二是经济发展需要发挥生产组织的作用,三是经济发展需要重视村落人际关系的重构。针对西方村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一是加强民生工程的监督和落实,二是切实解决村落土地权属纠纷,三是加大金融惠民政策支持,四是引导村民克服经济生产的依赖心理。
其他文献
本研究立足于本体论的主体间性视角,引用R.G柯林伍德在《精神镜像或知识地图》一书中提出的精神镜像理论,尝试将人与文化视为平等交互的两个主体,并在这种主体间的交互性下探讨那些成为“鬼师”的歪梳苗族人是如何对“鬼师文化”形成文化认同的。为此,笔者通过记录、分析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牛场乡下坝组的曹氏苗族(歪梳苗)两代“鬼师”的人生史,以其鲜活、真实、差异巨大的生命体验为田野材料,论证精神镜像理论在民族
传统文化具有独特地域文化特征,贯穿在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传统文化被人类学家划分为“大传统”与“小传统”。传统社会,“大传统”是由国家与士绅及市民们所掌握和书写的文化传统;另一种存在于乡村之中,乡民借由口传等方式流传的大众文化传统,被称为“小传统”。通俗地讲,“小传统”是具有草根性的,在时间影响面上它是与历史发展密不可分的,在空间覆盖面上它是与民众生活紧密联系的。鄂州雕花剪纸正是这样一种“小传统
打造传统村落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家园”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我国许多传统村落正经历着剧烈的文化变迁。“环州大村”的个案表明:村落的建筑、火塘、饮食、婚丧、宗教等变迁和社会变革、生计方式变迁和文化传播影响有关。 随着传统村落社会结构和意义系统的改变,传统村落文化发生了系列变迁。尤其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现代媒体在环州大村不断发展,电话、QQ、微信等新型通信技术加速了彝族传统村落语言文字、
回族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汉族是我国的主体民族,回汉民族是我国民族交往中较为密切的两个民族,张家川又是回族聚居程度较高的地区,其回汉民族关系的发展对我国以及西北地区民族关系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作用,张家川回汉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也关系着西北地区的社会稳定,尤其是在当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张家川回汉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对加强我国民族关系的紧密团结,促进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族际通婚在人类历史发展是一个永不间断的话题,族际通婚促进了社会的稳定、民族间的平等交流,族际通婚对于我国少数民族的稳定发展是很重要的关键因素。摩梭人的母系家庭被称为人类史上母系文化的“活化石”,备受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关注。摩梭人的族际通婚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安定,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说,族际通婚导致了母系家庭的消亡,影响了摩梭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本文通过对永宁乡的两个村的调查—落水村和八七村的调查,归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未能以物质形态固化的文明,它是人类创造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逐渐变化。它趋于无形,但却时刻影响着人们的方方面面。它蕴藏了人类的创造力、想象力、智慧,展示着人类缤纷多样的文化。从历史空间的角度和存在的形态来看,它也包含了更多的历史记忆。我国有极其丰富的、分布十分广泛的非遗资源,通过对其采取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能够有效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增强民族凝聚
本文以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一个纯回族村庄的清真寺为研究对象,以其它地区的清真寺的运作和管理状态作为参照,主要论述了清真寺在自身管理、大型宗教活动、参与当地穆斯林群众婚丧嫁娶等方面的运作习惯法。这些习惯法来源于伊斯兰教法并结合了当地风俗习惯等地方文化,对清真寺自身的管理和在当地穆斯林的日常行为有内在的强制约束力和指导规范作用。这些习惯法影响下当地清真寺管理基本规范、宗教活动正常进行,但也在财务管理等方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11月赴湖南湘西州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思想,并明确2020年实现全部贫困人口的脱贫。在后续提出的一系列扶贫思想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育扶贫的重要性,“扶贫发力精准的关键是教育先行,要认识到教育扶贫在精准扶贫中的基础性、关键性和先导性作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育扶贫在整个精准扶贫体系中的重要性。其后,教育部于2016年出台了《关于做好直属院校定点扶贫工作的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大量流动人口从中西部来到中、东部,从农村进入城市,投入到城市的发展建设当中,这其中又包括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这些流动到城市的少数民族人口,有些多年生活在城市,甚至在城市生活的时间比在家乡的时间还长。与汉族流动人口相比较,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又有其特殊的困难和问题。为了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能在流入地城市生活得更加安心、安全和幸福,有归属感,笔者在武汉市、宁波市展
南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具有质朴细腻的风格特征,集中展现了南方少数民族的精神风貌与文化特质。结构正是造成此种风格特征的关键性因素。探究南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结构,能够从内在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中把握南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风格的形成机理。文章综合运用音乐学与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的结构理论对南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结构进行研究,并以纳西古乐、布依族“笔管歌乐”和侗族大歌作为典型田野案例。纳西古乐是云南丽江纳西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