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危化品道路运输规模逐年增加,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频发,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城市化工集聚区是城市危化品的主要集中地,是城市危化品道路运输的起点和终点,是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高风险高后果区,也是事故风险的源头,直接关系到集聚区和道路沿线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开展城市化工集聚区危化品道路运输风险分析方法和应用研究,合理、有序管控和降低集聚区危化品道路运输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了危化品道路运输领域研究成果,采用统计分析法深入剖析了近年国内外发生的两千多宗危化品道路运输事故规律,按照比较分析、个案研究和系统分析、数量研究等研究方法建立了城市化工集聚区危化品道路运输风险分析模型,通过归纳演绎提出风险管控理论。最后,以实证分析法和跨学科的计算机应用方法检验了本文建立的城市化工集聚区危化品道路运输风险分析模型和提出的管控理论及方法。本文经过研究得出了城市化工集聚区危险品道路运输风险分析结论。交通事故和非交通事故引发泄漏存在1:0.33的比例数量关系。城市化工集聚区危险品道路运输个人风险基准不同于固定危险源风险基准,是流动性危险源影响运输路线沿线区域确定的风险基准。危化品道路运输风险分析模型的建立应将非交通事故引发泄漏、道路类型、路段特征、气象条件、交通状况、车辆状况、驾驶人员和企业安全管理等修正因子系统地考虑进去。在城市化工集聚区运输路径优化方面,基于潜在生命损失(PLL)和运输成本(TC)的双目标选线更加合理,PLL和TC两个优化指标配比时PLL的权重不应小于0.6。化工集聚区危化品生产储存装置等固定危险源对道路运输风险有叠加的效应,应采取风险累积负荷的计算方法。化工集聚区危险品道路运输安全容量与运输物料类别密切相关,总安全容量是不同类别危险品运输安全容量的组合数。基于安全容量的化工集聚区危险品道路运输风险管控措施和程序,要综合考虑危化品的种类、运输规模、运输路径、作业气象条件和特殊时段、装卸作业工作负荷、停车场地或场所负荷、运输时间等要素特征。本文在研究中形成了几方面的创新性成果和见解。建立了引入非交通事故引发泄漏等八方面修正因子的改进型危化品道路运输定量风险评估模型。提出了城市化工集聚区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容量的理论,建立了液化石油气、甲类易燃液体和乙类易燃液体等各类危化品安全容量和城市化工集聚区整体运输安全容量计算模型和方法。提出了基于个人风险的危化品道路运输风险累积负荷(车辆从起点到终点所经过路线的个人风险与运输距离的乘积RRL)理论及量化计算模型。提出了基于潜在生命损失(PLL)和运输成本(TC)的双目标运输路径优化方法。通过工程案例应用,对某城市化工集聚区危险品道路运输进行管控,其风险降低明显。本论文提出的技术、程序、方法和模型科学可行,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运用和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