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通风是当今生态建筑所普遍采用的易于接受而廉价的技术措施,是唯一完全不消耗能源的被动式控制方法,能够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本论文致力于分析广州地区规划设计的实际案例,找出围合式住宅组团规划设计因子中对自然风环境影响最显著的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尝试提出评价设计方案的风环境优劣的量化指标。
经过对大量围合式住宅组团的风环境初步模拟结果的分析,发现小区内风的流动与分布情况相当复杂,难以就此研究结果得出个别或几个小区规划因子与风环境设计的线性关系。同时,在研究中得出建筑密度低、楼层高度矮、容积率小仅仅提供形成良好风环境的可能。影响围合式住宅组团室外风环境的主要因素,是风的流线、小区朝向、开口,以及迎风面建筑联体垂直于风向的投影面积和宽度。
本文引入风环境设计的评价指标——迎风面积S、入口建筑迎风面积比Sin、出口建筑迎风面积比Sout、入口建筑宽度比Din、出口建筑宽度比Dout、入口开口宽度比DKin、以及出口开口宽度比DKout。通过改变间距、大角度的改变风向、小角度的改变风向等方法,考察评价指标的变化对风环境的影响。发现只有规划布局的不同,引起评价指标的数值变化较大时,小区室外风环境才有可能大为不同。
本评价指标适用于:横向比较同一地块,在规划设计指标值一定的情况下,圈内无建筑的不同围合式布局方案之间风环境的优劣。评价指标分为三个等级。其中一级指标为Sin和Din,数值小的方案风环境较好。二级指标为S,数值小的方案风环境较好。三级指标为综合Sin与Sout、Din与Dout值,此时需要结合风的流线进行分析。
总的来说评价的依据,是风的流线越顺畅,围合式住宅组团的室外风环境就越好。然而当围合圈内部有建筑时,内部建筑排布的方式对风环境会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引入的评价指标不一定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