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中小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以宁夏中卫城市总体规划为例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c03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西北地区是一个有待发展的地区,也是一个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的地区。环境的瓶颈在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进一步的城市开发中,正在变得越来越突出,甚至成为经济落后、社会贫困的根源。如何在西北地区这些生态环境脆弱的中小城市维持脆弱的区域生态平衡进行城市建设是西北地区摆脱贫困,实现以城市点带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摆在城市规划工作中的一项挑战、本文研究的重点。 本文结合了区域的、系统的思想方法,借助于生态城市规划的理论实践方法,以生态适宜度、环境容量为技术基础,从我国西北部生态环境脆弱的中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入题。在内容上分为两个部分,首先通过对西北地区、脆弱性的研究,对有关生态城市规划方法策略的分析,试图从理论角度找到在西北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可行的规划相关措施,并从三个层面进行总结,即区域布局对策、城市形态与用地结构对策、及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的对策。 其次是结合宁夏中卫城市总体规划予以实证验证。文章在对中卫的生态状况、发展状况的宏观调查和深入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挖掘脆弱生态环境对中卫城市规划布局的主要制约因子及其反作用,并结合中卫的规划措施进一步对本文的研究内容予以剖析,加深理论层次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工业化的加速发展,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城市化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然而在经济建设上取得可喜成果的同时,我国的城乡以及区域的发展却愈发变得不平衡,人口
本文对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居住空间环境的变迁进行研究。选择快速城市化地区江苏省江阴市,在乡镇以村庄合并模式的集中建设过程中,针对居住空间环境的地域性丧失问题进行分析
空间运动观的研究与对现代主义建筑发展不连续性的判断紧密相关,本文将此研究置于20世纪60年代前后两个历史积层的特殊性和相互关系之中。在此基础上,试图指出的是:在不同性质的
当前,随着全球经济、信息与科技的一体化为特征的世界文明的到来,人类在共享全球性文化与技术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自身文化的日益趋同和城市特色丧失的危机。因此,如何在全球化的
文化创意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迅速崛起,被誉为21世纪朝阳产业,并且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的重要方面。在国内,北京上海等城市也不断加快城市文化创意产业
聊城地处鲁西平原,是我国101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城是聊城社会历史、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体现。上世纪90年代以来,聊城在社会发展、经济振兴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
本课题选定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书洋乡石桥村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保护规划的研究。  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为理论部分。厘清了聚
我国南方地区大量古瓷窑遗址的存在使得我们必须采用相应的措施对这些窑遗址进行保护,这种保护的方式是建立在建筑部门与文物部门密切合作的基础上的。窑遗址的保护措施不仅
进入21世纪以来,人工光在建筑创作领域倍受关注。一方面是源于城市更新和建筑景观建设的加速推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注重可持续发展和追求环境品质已成为社会生活和建设事业发展
城市地标空间可以反应一个城市或区域的特色,承载着该地区的特定记忆。可以说,城市地标空间是人们认识城市、记忆城市主要媒介之一。然而我国近代城市建设中却出现了“千城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