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Fas相关死亡结构域(Fas-associated death domain,FADD)基因及其表达产物在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突变情况,并检测NSCLC中癌细胞自发性凋亡水平,以探讨FADD基因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对62例NSCLC及13例癌旁正常肺组织分别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检测FADD蛋白表达及FADD基因第一外显子突变情况,原位杂交法(in situ hybridization,ISH)检测其中30例肺癌组织FADDmRNA表达水平,原位末端标记法(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labeling,TUNEL)检测62例NSCLC中的癌细胞凋亡。    结果:    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NSCLC中FADD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0.6%(50/62),低于癌旁正常肺组织100%(13/13),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癌组织中FADD表达多呈中度阳性或强阳性(36/62),癌旁肺组织FADD表达多呈弱阳性(11/13),癌组织FADD表达程度高于癌旁肺组织(P<0.05)。NSCLC中FADD表达程度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_s=0.411,P<0.01),但与患者年龄、肿瘤组织学类型及肿瘤分期无关(P>0.05)    2、原位杂交结果显示:FADD mRNA阳性率为80%(24/30),相应组织FADD蛋白阳性率为83.3%(25/30),两种方法检测表达结果符合率为90%,统计学分析显示两者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3、PCR-SSCP结果:提取全部组织DNA,扩增FADD第一外显子均获得成功。62例NSCLC中有4例发生FADD基因突变,而在13例癌旁正常肺组织DNA扩增产物中未检见一例突变。4例检出突变的标本均见于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NSCLC中FADD基因突变与癌的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r_s=0.379,P<0.01),而与其它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05)。    4、TUNEL法结果显示所有NSCLC标本均检测到癌细胞的凋亡,凋亡指数平均为1.63%士1.04%。鳞癌自发性凋亡程度高于腺癌,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 .05),各患者肺癌组织自发性癌细胞凋亡与肿瘤分化程度、分期未显示相关性(P>O,05)。    5、FADD基因突变、蛋白表达与癌细胞凋亡的关系:4例检见突变的NSCLC中,IHC均见有FADD蛋白表达,但TIJNEL法显示其癌细胞凋亡指数均低于平均凋亡指数,而12例EADD蛋白表达阴性者,PCR一SSCP检测未发现突变,FADD基因突变与蛋白表达不相关(P>0.05)。大多数FADD蛋白中等至强阳性的NsCLc中,癌细胞凋亡程度较高,而表达弱阳性或阴性的NScLC中,凋亡程度则较低。NScLc中,FADD蛋白表达水平与癌细胞凋亡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s=0.599,P<0.001)。    结论:    1、NSCLC中FADD的表达水平与癌组织分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但与患者年龄、肿瘤组织学类型及肿瘤分期无关。    2、FADD蛋白在NSCLC中的表达程度与癌细胞凋亡水平之间所存在的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EADD基因表达产物在影响NSCLC细胞凋亡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3、NSCLC中存在着FADD基因突变,且突变的FADD基因可能因其蛋白表达产物的功能异常或丧失,导致细胞凋亡水平下调,进而推动了NSCLC的发生发展。FADD基因突变与淋巴结转移之间存在的正相关关系提示EADD基因突变在NSCLC淋巴结转移中可能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