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高地应力下的软岩自稳能力比较差,容易发生塑性变形,呈现出明显的流变特征,因此软岩隧道表现出显著的时效特征,很容易发生大变形。近年来随着高地应力区软岩隧道大变形问题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地应力下的软岩自稳能力比较差,容易发生塑性变形,呈现出明显的流变特征,因此软岩隧道表现出显著的时效特征,很容易发生大变形。近年来随着高地应力区软岩隧道大变形问题的日益突出,探寻一种既有效又经济的支护方案正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以高地应力区软弱隧道围岩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环状间隔式衬砌与主动性卸载相结合的永久性支护理念,并利用理论分析方法和室内模型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此种衬砌结构的工作机理和卸压效果,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用黏弹塑性理论解析方法对环状间隔式卸压型二衬结构进行合理简化,建立隧道衬砌段与非衬砌段的隧道力学分析模型,并在围岩常用蠕变模型、Mohr-Coulomb强度准则和非关联塑性流动法则基础上,对支护段围岩进行粘弹塑性求解,推导得到围岩的黏弹塑性变形位移解。在参考现有围岩应力释放模型并确定无支护段围岩应力释放系数之后,对无支护隧道段围岩进行求解,推导得到围岩的粘弹塑性变形位移表达式,建立未支护洞段围岩位移与支护洞段围岩压力的关系,结果证明未支护洞段围岩变形对支护洞段围岩压力有一定的卸压作用。(2)通过室内模型试验方法对环状间隔式卸压二衬结构进行试验研究,试验采用三组空隙间距不同的二衬结构,研究了不同空隙间距对卸压效果的影响,通过逐级加载方式,研究了围岩在地应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的变形规律和应力变化趋势。(3)通过理论分析和室内模型试验中围岩变形和应力变化趋势的对比,得出环状间隔式卸压型二衬结构条件下无支护段围岩的变形对支护段围岩压力有明显的应力释放即卸压作用,可以很好地控制大变形的发生,并且可以起到循环卸压的效果,保证结构永久的使用下去。
其他文献
合理设计的各种结构体系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强度储备,其所能承受的地震作用要明显大于设计地震荷载。为简化抗震设计工作,国外大多数国家的抗震规范基于中震设计,即利用结构的
本文分别对原状土与重塑土进行了饱和及非饱和的压缩与三轴剪切试验,通过对原状土与重塑土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探讨了土的结构性对原状土力学性状的影响,并在岩土破损理论的基础
薄壁型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形式,目前国内外仅对单个组合构件的耐火性能有所研究,而对结构的整体耐火性能及抗火设计方法的研究尚未开展。论文在考虑材料
长短桩复合地基处理形式随着工程应用和理论研究在各种形式地基处理手段中独树一帜,它充分保留传统复合地基处理形式保证承载力、允许部分沉降优点的同时,也能根据地基土层自
大量的实验研究和震害分析表明:在强震作用下,建筑结构会进入弹塑性消耗地震能量,减小地震作用。为简化抗震设计,部分国家的抗震规范引入结构影响系数(或称为地震反应修正系数
地铁以其独特的优势,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当今世界上地铁内意外爆炸事件频繁发生,城市地铁车站具有人群密集,环境封闭的特点,一旦发生突发性爆炸事故,爆
本课题是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其显微结构试验研究(项目批准号:D0314)的重要子课题之一。本文在国内外关于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的基础上,通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土木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对原有软弱地基的处理成为建筑设计和施工越来越被关注的环节,CFG桩复合地基法以其用材经济、施工快捷、加固效果良好等优点,在工程
国内外对组合梁-钢筋混凝土柱单剪板节点的研究非常少,由于对该类节点的受力性能不够了解,在结构设计时常常忽略该类节点的梁端弯矩而将其简化为铰节点,认为节点只传递轴力和剪
自1965年美国工程师Fazlur Khan设计的第一栋钢筋混凝土框筒结构—芝加哥Dewitt-Chestnut公寓大厦落成以来,筒体结构因其抗侧刚度大、空间整体作用强、能充分发挥材料性能等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