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当前翻译主体性、主体间性理论的研究成果构建出的理论框架,探讨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及其主体性在翻译策略选择中的所体现的潜力与制约。作为一项跨文化交际活动,翻译涉及从源语向译入语在表现形式及其文化层面的转换,在对待如何处理转换过程中的语言文化差异的问题上,矛盾与分歧自然而生并直接体现于翻译策略的取向上:是归化翻译?还是异化翻译?国内相关研究论述颇丰,争论不断。本文批判地归纳总结了异化、归化之争以及相关研究背景中存在的问题:1)术语界定不明,范畴不清2)对西方相关译论中术语的误读3)对翻译本体研究与文化研究的界限缺乏清晰的认识。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疏理与澄清。同时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翻译又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既要克服语言障碍、促进社会文化交流,又要维护语言文化的多样性。这一使命要求在翻译策略的矛盾中取得平衡,因此译者主体性与其他翻译主体间平等和谐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国内翻译主体性、主体间性的相关研究成果的提炼分析可以看出,主体间性理论中倡导的理想化翻译模式通常在实际操作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而难以实现。基于上述研究,本文提出了一个理论假设,即在不同历史时代、地域文化背景下,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如译入语文化介入,译者的文化态度、审美倾向及其他政治经济因素,主体间并不总能实现平等与和谐的关系,从而导致主体间性的失衡。而这种失衡会表现为译者翻译策略的不同取向与偏失,而造成译文某种程度上的不足。反之,在开放平等的理想文化生态环境下,译者主体更能发挥其潜力,在归化与异化间取得平衡。在此基础上,本文选择了主张“异化为主”的代表性人物孙致礼的相关翻译思想、论述、译例进行了个案分析,讨论了所谓“异化为主”的合理性。本文结论认为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在跨文化交际中各有其价值,辩证统一,永远共存,皆不可能代表翻译发展的总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