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医保整合对农村中老年慢性病人群就医费用的影响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31004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病患病人群不断扩大,慢性病的种类也随着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增加,健康老龄化值得我们重视,是实现健康中国的重要部分。对于需要长时间服药和定期治疗的农村中老年慢性病人群而言,新农合较低的保障水平削弱了保险风险共担的功能。城乡医保整合政策实施后,城乡居民待遇水平得到统一,对农村居民而言待遇水平显著提高。一方面纳入医保报销的慢性病病种增加,建立了门诊统筹,各病种支付限额有所提高,药品目录也得以扩大,患者敢于选择疗效更好的药品,从而直接影响到门诊费用。另一方面,随着定点医疗机构的增多,给与了人们充分的自由选择权,可以前往更高层次的医疗机构就医,这就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住院费用,同时这一选择也会产生额外的交通费、陪护费等间接医疗费用。据此,本文围绕就医行为的全过程,综合研究城乡医保整合对就医费用的影响,即广义的就医费用,一方面是与门诊和住院费用直接相关的医疗费用,一方面则是患者就医过程中发生的交通费、陪护费、营养费等间接医疗费用。利用中国养老与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2015、2018年的数据,具体研究问题如下:第一,整合政策实施对农村中老年慢性病人群的门诊总费用、门诊自付费用的影响如何?第二,整合政策实施对农村中老年慢性病人群的住院总费用、住院自付费用的影响如何?第三,整合政策实施对农村中老年慢性病人群的间接医疗费用的影响如何?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对上述问题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相较于未整合地区,农村中老年慢性病人群门诊自付费用显著增加。第二,整合政策显著增加了农村中老年慢性病人群的住院总费用。第三,城乡医保整合政策显著增加了农村中老年慢性病人群的间接医疗费用。且对于不同年龄和收入的农村中老年慢性病人群有异质性。医保纳入报销的慢性病病种不断增加,但是各地医保制度存在多方面的限制,据此提出以下几点对未来慢性病管理的建议:第一,推行门诊特慢病政策,放宽单次门诊费用限制;第二,积极开展早诊早治宣传工作,促成慢病治疗转为健康管理;第三,做好各类医保业务衔接,稳步推进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第四,探索多种就医方式,推进慢性病信息化管理。为了全方面的研究农村中老年慢性病人群的就医费用,本文的贡献在于:优先考虑放弃新农合转而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后,农村中老年慢性病人群的门诊费用、住院费用等直接医疗支出是否会受到影响。同时他们如果选择更高层次的医疗机构,又对间接性医疗费用有何影响,这也是构成人们医疗花销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还将间接性医疗费用纳入分析框架。
其他文献
医疗卫生服务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也日益增长。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目前普遍存在着人才、设备资源短缺等问题。同时,趋高就医的观念使得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可罗雀的问题十分突出。“倒金字塔”型的就医结构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加重群众就医负担。针对这些问题,我国也在不断创新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方式,以整体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县域医共体建设成为均衡资源
学位
进入新时代以来,构建人民群众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理论与实践领域的重大议题。“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治理一直以来就是国家治理的难点和重点。所谓“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作为公共服务的直接提供者,战略政策的直接执行者,基层公务员连结党和人民群众,是实现全面深化改革,实现社会主义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中坚力量。在社会转型和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新时代赋予广大干部新的责任内
学位
21世纪的全球化、信息化、危机化造成诸多不确定因素,中国改革进入攻坚时期,各领域的风险交织、叠加,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成为重要议题。自党的十八大至今,国家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2018年进行党政机构改革,组建成立应急管理部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底线思维,注重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本文依据整体性治理理论从整合、监督和信任的角度对地方应急管理部门的协同机制进行分析。整体性治理理论强
学位
随着城镇化进入较快发展的中后期,我国城市发展不再追求过去的大规模增量建设,而是转变为存量提质改造与增量结构调整并重。城镇老旧小区作为城市社区的特殊组成部分,随着城市的发展,面临更多、更复杂的社区治理问题。现有的老旧小区管理模式逐渐难以实现老旧小区的持续发展,亟需探索新时代下更加适合老旧小区的治理模式。城市空间作为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随着新发展阶段人们对空间需求的日益多元化,早已不再只是治理的
学位
乡镇政府在我国的行政管理体系中处于末端,其发端于乡土社会,并直接面对着基层群众,是链接国家与基层社会的媒介。乡镇政府既承担着落实国家政策的职能,也承担着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整体来说,乡镇政府的服务效能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发展,关系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能不能落地生根,关系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能不能实现。在乡镇场域中,乡镇政府所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覆盖范围广、任务重,其所面临的群众问题也
学位
在我国不同政策领域的众多政策文本中,我们常常可以看见诸如“希望下级政府结合地方实际,因地制宜实施”、“希望下级政府进行积极探索”等赋予地方政府自主权的表达方式,政策的模糊性现象存在于我国众多政策领域之中。由于模糊政策给了地方政府较大的自主权,加之模糊政策中监督、奖惩机制的缺失导致地方政府在政策落实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即选择对自身有利、便于执行的部分进行执行。同时,省级以下地方各级政府之间也达
学位
近年来,我国公众环境保护热情高涨,国家从顶层设计上强调了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及必要性,互联网的发展也推动了公众话语权的增强,大家对环境保护给予了比以往更多的关注,各地方政府也通过开通门户网站、搭建互动平台等方式来丰富互动渠道。这为增进公众与政府的关系提供强大动力,也对政府回应能力的提升给予更高的期盼。公众诉求与政府回应的良性互动是实现社会多元治理的重要保障,是优化政府服务的必然选择,更是促进和谐民主社
学位
政策试点是促进地方政府创新、提高政策适应性和降低改革成本的有效手段,被广泛运用于我国公共治理实践中。目前,关于试点的研究立足试点本身,重点分析其执行程序、扩散机制等方面的内容,对试点的政策属性以及试点执行与扩散之间的关系研究不够充分。与一般政策执行过程相似,政策试点的执行也包含顶层设计、分层对接、官员行为的环节。因此,研究政策试点执行需要回归政策执行,通过观察政策试点执行过程来分析实现试点改革绩效
学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层信访治理是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也对新时代基层信访治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流程再造是当今基层信访治理创新的重要举措,承接“枫桥经验”对基层信访治理进行再造,是协助政府提升信访治理效能、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助推剂。笔者借助流程再造理论和无缝隙政府理论,构建了“组织再造-
学位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创新农村垃圾分类模式、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对促进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政策企业家,他们在政策创新过程中发挥了关键的推动作用。因此,为了系统研究政策企业家对政策创新的推动作用,本文运用案例分析与线上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政策企业家推动S镇“垃圾银行”政策创新情况进行资料收集。依据已有的政策企业家理论与政策创新理论,构建了政策企业家推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