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瘢痕疙瘩通常在皮肤损伤愈合后发生,表现为过度增生的致密纤维组织,超过原损伤的范围,不能自行消退,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和疼痛,切除后易复发。所有年龄段均可出现瘢痕疙瘩,常见发病年龄段为15至24岁之间。瘢痕疙瘩是仅发生于人类的一种病理现象,目前尚未能建立病理动物模型。瘢痕疙瘩发病机制迄今不明,主要呈现散发发病,具有家族聚集性特征。不同肤色人种发病率具有较大变化,黑种人发病率可达16%,白种人发病率在4.5%左右,二者发病率差距可达5~15倍。有色人种的高发病率,家族聚集性特征提示瘢痕疙瘩发病与遗传因素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前期通过家系连锁分析技术发现染色体2q23、7p11、18q21.1与瘢痕疙瘩易感性相关,其遗传模式呈现隐性遗传模式。Nakashima等2010年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技术在日本人群中发现了1q41、3q22.3、15p21.3与瘢痕疙瘩显著相关联。2013年,朱飞等在中国人群验证了1q41、15p21.3的易感位点,但3q22-23易感SNP点(rs940187和rs1511412)验证失败,未达到显著关联性。我们知道,不同人群存在遗传结构上的差异,那么,上述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是由于遗传结构上的差异性?还是因为研究中样本量较小?这些日本人群和中国汉族人群的是否具有相同的瘢痕疙瘩易感位点?这些都有待于我们继续进行研究。目的:通过对临床收集的瘢痕疙瘩患者和正常对照样本信息的分析,进一步探讨染色体3q22-23区域遗传变异与中国汉族人群瘢痕疙瘩是否具有易感相关性。方法:1.检索文献,查找既往报道的瘢痕疙瘩易感位点,纳入研究中染色体3q22-23区域2个SNPs位点(rs940187、rs1511412)。通过Sequenom MassARRAY技术平台对rs940187和rs1511412进行基因分型。研究人群包括病例组:309个瘢痕疙瘩患者,对照组:1080个健康体检人员,所有纳入研究对象均为汉族人群。基因分型结果利用Plink 1.07软件进行分析,计算rs940187、rs1511412基因频率在病例-对照间的分布,同时结果用Bonferroni方法进一步校正。2.关于rs1511412多态性与瘢痕疙瘩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的中英文相关文献在PubMed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英文献采Rev Man5.0 Meta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瘢痕疙瘩组和对照组的rs940187、rs1511412分型结果统计分析显示rs940187与中国汉族瘢痕疙瘩遗传易感性显著相关(OR=1.88,95%CI1.27-2.78,P=1.35E-3),而rs1511412仅仅显示与瘢痕疙瘩的遗传有倾向性(OR=2.23,95%CI 1.09-4.55,P=2.37E-2)。2.通过Meta分析,我们发现rs1511412位点的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人群中分布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1×10-8OR=1.89)。结论:1.本次研究在病例对照关联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位于BPESC1基因上rs940187 SNP位点与瘢痕疙瘩具有显著关联性,这个位点碱基的变异可能通过影响BPESC1基因编码的蛋白,参与瘢痕疙瘩的发病。由于目前对BPESC1基因功能学的研究不足,故rs940187位点变异在瘢痕疙瘩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去研究。2.位于FOXL2基因上的rs1511412位点与瘢痕疙瘩具有相关性,这个位点碱基的变化可能通过影响类固醇激素、促性腺激素和孕期雌激素参与瘢痕疙瘩发病。综上所述染色体3q22-23是中国汉族人群瘢痕疙瘩的易感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