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壮大,其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也日益增强,而批发商作为承载重要流通功能的中介组织,却在生产商和零售商规模逐渐扩大、社会信息技术水平整体提高的情况下,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生存形势,批发业疲软甚至萎缩。当前,我国批发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较多问题,整体运行效率低下,因此本文以批发业经济效益为研究视角,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各地区批发业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该评价不仅可以明确我国批发业整体经营状况以及地区差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挖掘出批发商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我国批发业的经济效益,对文章结构做如下安排:第一章为导论,交代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研究内容、方法以及创新点和难点。第二章分别对批发业研究成果和企业经济效益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同时指出批发业经济效益的研究文献还很少。第三章先概述了中国批发业的发展状况和现存问题,其次从投入和产出角度分析了批发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第四、五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其中,第四章主要介绍了批发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在此基础上,选取指标体系中的部分指标对我国整体以及六大地区批发业经济效益进行了初步分析。第五章则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2006-2010年全国各地区规模以上批发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第六章提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同时,针对前文研究结果,将第三章中总结的我国批发业现存问题和综合评价结果归纳出的问题结合起来提出了改善我国批发业低效率运行的若干建议。综合评价的结果显示这五年我国批发业经济效益整体较差,而且部分地区批发业经济效益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悖,即经济发达的地区反而效益差,而欠发达地区却表现出较高的效益水平,具体体现在2010年陕西、贵州、内蒙古这三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批发业经济效益居全国前列,而东部发达地区的上海、北京、广东等省市批发业的经济效益却均位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只有山东与江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山东省的批发业经济效益属东部省市最好,位列全国第五位。从各主成分来看,西部地区批发业的产出效率最高,东部地区营运能力的平均水平要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中部地区在各项指标上基本介于东西部之间。本文认为由于西部地区批发业的市场集中度高,竞争程度不激烈因此获利能力强,而东部地区的营运能力相对较好是因为该地区的商品循环和资本循环都快于中西部地区且市场发育比较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