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多糖(LPS)诱导淋巴细胞MicroRNA表达的初步筛选

来源 :温州医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astl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来检测脂多糖(LPS)诱导淋巴细胞的MicroRNA的表达情况,并初步筛选出特异表达的MicroKNA。   方法:   本实验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选取两株细胞分别为Jurkat细胞(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CCRF-CEM细胞(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淋巴细胞)。首先将两株细胞培养到成熟阶段,每种细胞接种四个培养皿,每种细胞其中两个培养皿加入1ug LPS进行药物刺激,另外两个培养皿作为空白对照,药物刺激8小时后,分别收集每个培养皿细胞,之后分别提取每个培养皿中细胞表达的RNA。   第二阶段:将提取到的RNA做芯片分析,得到每种细胞的microRNA的表达谱,并对比同种细胞LPS刺激与未刺激的microRNA的变化,找出刺激组与正常组表达有明显差异的microRNA。   结果:   1.芯片结果显示,Jurkat细胞株中LPS干预组与未干预组细胞株相比,未见表达有明显差异的microRNA。   2.芯片结果显示,CCRF-CEM细胞株中LPS干预组与未干预组相比,microRNA-7-1的表达下调明显,Log2(G2/G1)值为-0.41(p<0.05);   结论:   通过LPS刺激体外培养CCRF-CEM和Jurkat细胞,初步筛选出可能参与调节淋巴细胞炎症免疫应答的microRNA。如:miR-7-1。   miR-7-1的在LPS刺激CCRF-CEM细胞后表现为下调,可能为淋巴细胞炎症免疫相关的microRNA。
其他文献
目的:1、探讨TGF-β1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的表达变化及芹菜素和地塞米松对其表达的影响。   2、探讨NCAM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的表达变化及芹菜素和地塞
目的:增龄伴随着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及相关内皮细胞的损害,是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加强增龄有关的内皮功能障碍的研究,对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