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有城市梦想的新生代农民工而言,退而求其次的寻求县城一类的小城镇安居实现缩小版的城市梦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在县城安家的农民工却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来应对高涨的生活成本。于是农民工虽然在县城安家,却仍然要出远门到外地寻找工作。新生代农民工结婚之后便逐渐成为家里的支柱,老人妻子和孩子都需要照顾,外出寻找工作来应付家里开支,但是家里需要有人照看。于是通常情况下,农民工出门寻找工作,老人妻子和孩子留守在家,这就形成了留守在县城为代表的小城镇的新群体。笔者将这一群体成为“新留守”群体。“新留守”群体所在的家庭单位称之为“新留守”家庭。原有的乡村留守所处的是高同质性的传统社会,而城镇新留守所处的是更多异质性的现代社会。但另一方面县城其实更多是扮演农村到城市的过渡地带,所以城镇新留守群体又会和原来的农村留守群体有某些共同的行为表现,例如亲缘性的熟人关系。因此对于包括新生代农民工在内的新留守家庭成员来说,融入城镇生活的社会关系兼具熟人关系和陌生人关系,笔者将这种关系称为“半熟人关系”。这也是县城为代表的小城镇所具有的关系特征。新留守家庭作为新留守群体的基础单位,在家庭成员的关系结构上呈现出关系的次序性,这种次序性也是家庭结构复杂性的基础。当家庭结构随着家庭成员的成长而发生变化的时候,也是家庭成员关系变化的时段,而在是这一时段,作为家庭经济支柱的新生代农民工将面临进退两难的困境。这种困境的形成既有新留守家庭结构本身的因素,也有新留守家庭所在小城镇的生活环境的因素。未来中国城镇化加速发展,新生代农民工会成为中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推动群体。新留守家庭问题在时代背景下从根本上来说是中国城镇化在中小城镇过程中,市民化不彻底的表现。未来中小城镇加速发展的情况下,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本身也会随着时代发展而成为阶段性的历史身份定位。融入城市作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目标,伴随着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市民化的进程,其中新留守家庭问题会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存在,并成为一个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