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促进骨骼肌损伤后愈合的研究目的:本部分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对SD(Sprague-Dawley)大鼠骨骼肌钝挫伤愈合进程中组织学、超微结构和局部IGF核酸表达的作用,了解IGF对骨骼肌钝挫伤愈合进程和质量的影响,探讨IGF促进骨骼肌钝挫伤愈合的可能机制。方法:1%硫贲妥钠(0.5ml/100g)麻醉后,对大鼠右下肢腓肠肌内侧面中段实施钝性打击伤(Kami,1992),而后在创伤局部实施皮下肌膜外注射药物,分:生理盐水、IGF-I 1.5ug、IGF-II 1.5ug三组,每组均作以下分析:(1)mRNA分析(n=44):损伤后1,2,3,4,6,9,13天,硫贲妥钠麻醉和颈椎脱位处死大鼠,取右下肢腓肠肌,抽提总RNA,作逆转录(RT)、聚合酶链反应(PCR)、琼脂糖凝胶电泳,了解IGF-I和II的mRNA含量变化,2只/天,2只正常鼠作对照;(2)组织学分析(n=20):损伤后1,4,6天,硫贲妥钠麻醉和颈椎脱位处死大鼠,取右下肢腓肠肌,甲醛固定等处理后了解组织学变化,2只/天,2只正常鼠作对照;(3)电镜超微结构(n=32):损伤后1,4,6,9,13天,硫贲妥钠麻醉和颈椎脱位处死大鼠,取右下肢腓肠肌,戊二醛固定等处理后电镜观察超微结构改变,2只/天,2只正常鼠作对照。结果:(1)mRNA分析:伤后用生理盐水组的IGF-I mRNA含量在伤后2、3、4、6、9、13天升高,IGF-II的mRNA含量在伤后3、4、6、9天升高,4、6天明显升高;伤后用IGF-I组的IGF-I mRNA含量在伤后1、2、3、4、6、9天升高,IGF-II的mRNA含量在伤后1、2、3、4、6、9、13天均升高;伤后用IGF-II组的IGF-I mRNA含量在伤后1、2、3、4天升高,IGF-II的mRNA含量在伤后1、2、3、4、6、9、13天均升高;(2)组织学分析:本实验模型可造成大鼠腓肠肌局部充血、水肿,部分肌纤维断裂,在愈合过程中,伤后用IGF-I和IGF-II组的大鼠比伤后用生理盐水组的大鼠成肌细胞激活早,肌管形成早且丰富,肌管融合成肌纤维早,愈合情况较好。(3)超微结构:伤后用IGF-I和IGF-II组的大鼠比伤后用生理盐水组的大鼠更早形成基底板层保护膜,更早更多地形成肌丝、出现肌管融合,更早愈合。结论:本研究运用RT-PCR技术检测内源性IGF mRNA的表达情况,发现:局部注<WP=5>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可以使内源性的IGFmRNA表达提早;可以刺激成肌细胞增生,促进肌管形成,加速肌管融合成肌纤维,加速骨骼肌创伤后修复过程,改善愈合质量。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骨骼肌;损伤;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