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0年代中后期以来, 《狼毒花》、《父亲是个兵》、 《我是太阳》、 《激情燃烧的岁月》、 《亮剑》、 《英雄无语》、《历史的天空》等一批塑造了具有草莽性格的共产党英雄人物的历史战争小说,通过与电视传媒等商业手段的“合谋”,再度掀起了小热潮。作品塑造了一个个颇具草莽气息、喜剧色彩的“另类”英雄人物,显现出了对历史真实的新探索。这些英雄人物具有与传统英雄一样的过人的胆识、出众的武功和技能,有着赫赫战功和骄人战绩,也有与传统革命英雄不一样的“侠气”与“匪性”、“农民军人”的草根习气,是“红色与黑色”混成的紫色。
我国战争小说史上曾经出现过类似具有草莽性格的英雄人物形象,如《水浒传》李逵、鲁智深,姚雪垠《牛全德与胡萝卜》的牛全德,十七年文学中的有缺点、未改造完毕的次要人物(如石东根等)《红高粱》家族的余占鳌等,只是这类形象以前基本上并不适用于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正面的主要英雄人物。当下的这些人物形象,是对英雄人物塑造的丰富、深化和发展,是对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的自觉反拨、对80年代南线战争小说中有“瑕疵”英雄人物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是在继承以往类似性格习性的英雄形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量民族传统文化、民众阅读习性后的一种“变脸”、一种渐进,具有文学史的意义和审美价值。这类英雄思想意识、性格做派、生活习惯各方面的特征不同以往,英雄与战争(革命)、与敌人(对手)、与女人的关系都同前两个时期有了很大的不同和拓展,军人(英雄)多维的形象也在浓烈厚重的历史布景上凸显而出。
此类战争小说英雄人物的出现,是面对世俗化,战争小说作家力图走出低潮、赢得新辉煌的一种尝试和突围。作家更多地站在民间的立场,从大量生存在野地里的文化形态中,寻找历史的叙事点,通过沉思先辈的历史保留在这个世界中逐渐消失的东西,并使之成为一种绝对的要求。作品将本色英雄中人性内容尽可能地放大,力图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这类革命英雄整体的完整人生,包括农民式的狡黠、将军式的谋略、草根式的痼癖等,乃至于他们人生观、爱情观的“奇特”。
而在作品塑造手法上,这些人物形象暗合了刘再复的性格组合论理念,人物形象基本上采取“向心型”塑造方法,多种性格围绕性格核心的组合,主要是形成了崇高性格与滑稽性格的组合,在表现英雄性格时也表现出平常人的滑稽性格,使人物的自然本性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从而显示出英雄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和多维性,表现出更大程度的真实性。同时,作品也是对战争小说悲剧范式的进一步突破,形成了英雄性格悲剧动因及感情悲剧,呈现出一种反思的意味,加深了作品的历史厚度,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而这些作品之所以在传播和普及上取得成功,是因为照应了中国普通民众的审美习惯,人物形象的言行举止暗合了读者和观众的心理需求,得到了强大的民间力量的广泛认可,并激起波澜,引起了读者类似巴赫金所谓的“狂欢”式的愉悦体验。作品呈现为一种对革命的世俗化理解和普通民众的狂欢化,体现出狂欢化的各种倾向。一是“降格”后的自由倾向。对革命、共产党高级将领、战争艺术等曾经在官方意识形态中十分神圣的东西进行了脱冕和降格,使之充满了世俗化的自由想象和理解。二是笑谑倾向。作品中的人物性格、人物语言、价值观念充满了狂欢式的喜剧色彩,与曾经大行其道的、官方宣传的正统的、高高在上的人物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作品中随处可见狂欢式场景,笑谑模式还集中体现在人物的语言上,形成了巴赫金所谓的杂语现象。三是暴力倾向。革命被描述为狂欢化图景,完成了对可能产生的因流血、死亡等引起的恐惧的消解,欢乐殴打和欢乐辱骂,使读者获得因战斗胜利形成的暴力快感假象,体现为一种好莱坞式的暴力逻辑。四是隐性结构(仪式)的再现。作品中体现了对民间文化的接受形式、表现方式、典故习俗等的套用。
当然,这些作品在艺术创作中仍然有较大的艺术缺失。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一是传奇性对真实性的损伤。为了塑造和突出人物的传奇性,这些作品有的时候甚至是以牺牲真实性为代价,为此,也就造成了一些所谓的硬伤。二是人物性格定型化。人物性格缺少变化,人物性格的时空差异性甚微。小说中的人物与小说环境相对割离,看不到人物随着环境的变化而逐渐演化的过程,艺术感染力也必然是有限的。三是引起人物塑造新的雷同范式和类型化倾向。之所以会出现模式化,从艺术表现的形式上分析,是因为作家的创作手法趋同且单一所致,这些作品依然是同种类型的扁平人物。四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审美化表现不足。小说未写出人物内心的深刻感受,普遍缺乏对行为动机与心理动机的剖析,缺乏对民族灵魂的深刻挖掘与思索,未表现出各性格内部世界的复杂动态过程,写出人物在前进、退却时受到的牵制而发生的矛盾交织状态与矛盾运动过程。
中国当代战争小说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中国文学发展的整个大环境息息相关。但就其本身而言,至少有几方面的原因值得反思。一是战争文化心态的束缚。战争给当代中国的文学创作烙上了深深的印痕,使之独具特色且呈现为不同于西方的特质,中国当代文学观念形成的特定的战争文化心理特征在新的文化背景下虽然渐渐隐去,但并未彻底消失。二是作家哲学观的局限。由于缺乏居于哲学的高度之上的对社会现实和历史文化的审视与批判,缺乏对历史的辨证审视态度与宽广视野,缺乏独立的知识分子立场,作家不能站在一个远离政治、体制、主流意识干扰的层面上对战争及战争故事进行反思,不能由此发散出对宗教、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各方面的深入思考,使战争小说在反映生活和历史的深度和广度上就要大打折扣,在表现人性的繁复、丰富、曲折方面也就难以有大的作为。三是作家哲思的缺失、战争文学传统的相对断裂还造成作品艺术的贫乏。中国当代战争小说在艺术表现上颇有“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悲剧意味。缺乏有效的创新,其趋众性、模式化等艺术短柄也就随之而来。
中国战争小说的扛鼎之作,仍然需要我们耐心地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