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隐喻的角度分析了一批汉语常用双音词,并通过与其英语对译词的对比揭示了不同语言在词义引申方面所呈现出的民族性。意在探索汉语常用双音词教学与研究的新思路。
近年来,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发现,自然语言中的词义并不直接对应于客观的外在世界,而是以人类与客观世界互动作用中形成的物质经验为基础的。在词义的引申过程中,人们会利用不同事物现象之间的相似性联系,在一个词原义的基础上通过比喻引申产生新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隐喻。由于生活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不同民族会形成不同的认知方式,这种不同的认知方式往往决定一种语言的词义采用不同的隐喻引申方式。
本文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双音节乙级词(主要是实词)为研究范围,从中选出了一批词义引申具有汉文化隐喻特点的双音词,从构词语素的本义及语义的引申线索着手,对这批双音词进行了语义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汉语双音词词义的隐喻性引申主要出现在语素和双音词两个层面上。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从文化内涵的角度对汉语词与其英语对译词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比分析的结果发现,汉英对译词语的词义在隐喻性引申方面有较大差异。因此,在分析具有汉文化隐喻特点的双音词的词义时,我们主张深入到语素层面。在对具有汉文化隐喻特点的双音词进行教学时,我们建议从词义形成的基础——民族文化入手。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将本文所研究的这批汉语常用双音词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汉语词的英语对译词词义无隐喻性引申;一类是汉语词的英语对译词有隐喻性引申。针对不同种类的汉语双音词,我们提出了不同的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