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往裸鼠左心室注射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建造裸鼠乳腺癌骨转移模型,观察并探究补肾活血汤对乳腺癌骨转移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6只雌性裸鼠,按造模前所称量的体重进行分层,按照完全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8个组别,具体为补肾活血汤高浓度组、补肾活血汤中浓度组、补肾活血汤低浓度组、唑来膦酸组、补肾组、活血组、空白组、模型组。其中空白组裸鼠不予干预,继续照常饲养,其余7组均进行乳腺癌骨转移造模,造模方法为往裸鼠左心室注射浓度约为1*107/ml的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0.2ml,以此建造裸鼠骨转移模型。在裸鼠造模后严密观察其具体的体重变化情况并予以记录。在造模后的第二天,除空白组裸鼠外,其余各组裸鼠均予以药物干预,具体干预方法如下:补肾活血汤高、中、低浓度组裸鼠分别给予生药浓度为40g/Kg、20g/Kg、10g/Kg的补肾活血汤进行每日灌胃;唑来膦酸组裸鼠予以100ug/Kg剂量进行腹腔内注射,左右腹部交叉注射,每周一次;补肾组裸鼠予以生药浓度2g/Kg的补肾中药(补肾活血汤拆方所得)每日灌胃;活血组裸鼠予以生药浓度0.4/Kg的活血中药(补肾活血汤拆方所得)每日灌胃;模型组裸鼠予以0.2ml的生理盐水每日灌胃。从造模后开始计算,第40天后每组裸鼠的乳腺癌骨转移情况均以微型CT进行检测,并记录每组裸鼠乳腺癌骨转移的部位。微型CT监测后,对裸鼠进行腹主动脉采血,并在采血后将裸鼠处死。在无菌操作台上将各组裸鼠的病变骨组织取出,进行病理确诊,同时应用HE染色观察每组裸鼠的骨组织损害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量各组裸鼠骨转移组织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的数值;在显微镜下观察并测量MVD数值。结果:1、在造模后经检测,模型组裸鼠100%均有乳腺癌骨转移瘤,其余各组裸鼠的骨转移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2、经由左心室往裸鼠注射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可成功建造裸鼠乳腺癌骨转移模型;3、分别测量各组裸鼠在用药前后的体重变化情况。由结果可知模型组裸鼠体重显著低于其余各组裸鼠,组间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4、模型组裸鼠骨转移组织处VEGF、b FGF及MVD的数值显著高于其余各组,组间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活血汤高浓度组裸鼠VEGF、b FGF及MVD的数值较唑来膦酸组裸鼠显著降低,其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活血汤高浓度组裸鼠骨转移组织处VEGF、b FGF及MVD的数值相比其余各组显著降低,组间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经由左心室往裸鼠注射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可成功建造裸鼠乳腺癌骨转移模型;2、补肾活血汤可以通过抑制VEGF、b FGF的表达来抑制新生血管生成;3、补肾活血汤可降低裸鼠乳腺癌骨转移组织的MVD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