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芽胞杆菌的抗逆性研究及两株芽胞杆菌的防病促生效果测定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dcheng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芽胞杆菌为革兰氏阳性细菌,在自然界分布十分广泛。由于具有营养需求简单、生长速度快、在植物叶片、根茎表面和组织内部都易于存活与繁殖、对人畜无害、对环境无污染、不会产生抗药性等特点,以及能够产生对外界恶劣的环境条件有强抵抗能力的芽胞而应用广泛。芽胞杆菌可产生丰富的代谢产物、抑菌能力强、可促进植物生长抑制病害发生。芽胞杆菌对紫外辐射、温度等环境的适应能力是其发挥生防功能的基础。本实验室此前从青藏高原不同生境鉴定和选出44株生防效果优异的芽胞杆菌。本研究将对此44株芽胞杆菌的耐紫外、耐高温和耐盐能力,及其低温条件下对冬小麦的促生能力进行了测定。
  首先,我们对44株芽胞杆菌的高温耐受性进行了测定,分别测定其在37℃、45℃、50℃、55℃、60℃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在温度为37℃时,所有菌株可正常生长;在温度为45℃时,菌株NMSX4、SYST2、CKL1、GBSC56、LSSC3等39株芽胞杆菌可正常生长;在温度为50℃时,菌株TS1、LNXM37、SYST2、DGL6、LDZX38等33株芽胞杆菌可正常生长;温度为55℃时,菌株SYST2、LNXM70、GBSW22、CJCL2、GBSW19等15株芽胞杆菌可正常生长;温度为60℃时,只有4株芽胞杆菌(NMSX4、SYST2、NMSW12、GBSW22)可以缓慢生长,对高温具有较好的耐受性。然后进行了44株芽胞杆菌对盐的耐受性测定,测定其在盐浓度分别为3%、5%、7%、9%、11%、13%、15%、16%、17%的液体培养基环境中的生长情况。在盐浓度为16%时,仅有6个菌株CKL1、GBSW2、GBSC66、NMTD17、MZGC1、LNXM65可以缓慢生长,对照菌株FZB42和168最高只能在13%的盐浓度下缓慢生长。最后进行了芽胞杆菌耐紫外能力测定。在UV-C紫外灯(λ=253.7,功率=18w)下60cm处照射,分别照射20min、40min和60min。经紫外照射20min菌株存活率都在90%以上;紫外照射40min菌株存活率都在80%以上;紫外照射60min,只有3株芽胞杆菌(NMSL88、LNXM70、NMSW23)的存活率在80%以上,而对照菌株FZB42的存活率为1%,168的存活率仅为0.1%,结果表明3株芽胞杆菌(NMSL88、LNXM70、NMSW23)具有很强的抗紫外辐射能力。
  在低温条件下(10℃),我们研究了这44株低温适生芽胞杆菌对冬小麦的促生能力,测定小麦的株高、根长、地上部鲜重和地下部鲜重。在10℃低温条件下,与FZB42和168相比较,菌株GBSW11、GBSC29、GBSW22、NMSW16、LDZX38、GBAC46、LSSC3、GBSC56、LNXM37、CKL1、LNXM78处理的小麦株高分别增加了97%、50%、65%、67%、45%、42%、78%、107%、55%、53%、55%;菌株GBSW11、NMSW23、LDZX38、GBSC56、LNXM37、NMTD54、YBWC18、DGL6、LNXM12、GBSC66、GBSC45、CKL1、SYST2、CJCL2处理的小麦根长分别增加了104%、44%、112%、92%、80%、42%、40%、96%、76%、42%、42%、41%、72%、42%;菌株LDZX38和GBSW22处理的小麦地上部鲜重分别增加了68%和49%;菌株LDZX38和GBSC29处理的小麦地下部鲜重增加了78%和53%。
  桃子是重要的日常水果,在南北方均有大规模种植,桃褐腐病在果实储藏期造成腐烂,严重影响桃子的储藏时间和品质。前期本实验室研究发现,CO6能够有效预防由病原菌Moniliniafructicola引起的桃褐腐病,对采后水果具有很强的保鲜能力。本实验我们首先从南京地区腐烂的桃果实上分离鉴定出两种病原真菌Moniliniafructicola和Gilbertellapersicaria。之后,测定了生防菌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CO6和FZB42、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SYST2、多粘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E681、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Pf-5,对由病原菌Moniliniafructicola引起的桃褐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用这5株芽胞杆菌发酵液(浓度1.0×107cfu·ml-1)和对照化学药剂多菌灵处理桃果实,对其发病率和防治效果进行统计。结果表明,CO6防治效果最好,防效为75.06%,与化学药剂多菌灵无显著差异。菌株E681、FZB42、SYST2、Pf-5的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5.19%、68.09%、10.46%、47.72%,表明CO6、E681和FZB42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用于防治桃褐腐病。
  本文还研究了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SYST2制剂(商品名为播可润)对草莓品质的影响。实验使用的播可润C918、C576、C917微生物制剂由沈阳爱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使用方法为冲施C918(2.5L/亩)然后底施C576(20kg/亩)最后叶喷C917(70mL/15kg水)。在果实成熟期对草莓的可溶性糖、有机酸等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施用播可润比对照组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了0.54%,有机酸含量减少0.04%,同时糖酸比增加了15.93%,Vc含量增加2.00%。微生物菌剂还可以显著降低果实中硝酸盐的含量,其中施用组硝酸盐含量比对照组减少54.99%。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因其丰富独特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成为新型农药设计开发的宝贵来源,植物内生真菌所产生的天然产物因具有多元的结构和广泛的活性受到了关注,其中多节孢属真菌(Nodulisporium sp.)秉持了内生真菌的优越性,已被报道了许多结构新颖、活性显著的天然产物。  大孔吸附树脂(macroporous resins)是一类比表面积大、成本低、吸附性强、可重复利用的吸附剂,最早应用于环保、
学位
水稻纹枯病和水稻稻瘟病是水稻上危害特别严重的两种真菌病害,病原物分别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这两种病害对水稻的产量以及稻米的品质都能造成极大的影响,严重威胁着世界的粮食安全。化学防治是最有效的防治手段,但近年来由于病原菌产生抗药性而导致防效下降的问题逐渐严重,所以迫切需要筛选新的药剂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和水稻稻瘟病。本文
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spp.)是一类分布广泛、寄主众多的迁移性植物内寄生线虫,侵染植物根部组织引起腐烂病变,使作物品质及产量下降。短体线虫危害许多国家的小麦并造成了严重的产量损失。在调查我国小麦孢囊线虫发生分布时,发现短体线虫与小麦孢囊线虫混合侵染很普遍,并且不同种短体线虫混合侵染现象也很普遍。因此,基于线粒体DNA-COI基因(mtCOI)序列,本文对我国小麦种植区的短体线虫种类
学位
唾液作为昆虫与植物、病原微生物三者交互界面中最关键和最密切的昆虫物质,在昆虫取食、调控宿主防御反应和传播病原微生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Small brown planthopper, SBPH)是我国水稻上重要的刺吸式口器害虫。以灰飞虱等重大农业害虫为靶标对象,解析这些唾液蛋白在灰飞虱取食以及调控植物防御反应中的作用,可以为揭示刺吸式昆虫的致
学位
赤眼蜂在寄生时常常受接蜂时间和蜂卵比的影响,不同的接蜂时间和蜂卵比对赤眼蜂的寄生蜂、羽化率、雌性比、抱卵量等指标有不同的影响。当蜂卵比和接蜂时间不恰当时,很容易发生过寄生现象,导致赤眼蜂质量下降,从而影响防治害虫的效果。同时,不同蜂种在接蜂时间和蜂卵比上也存在差异。因此,为了找到赤眼蜂合适的蜂卵比及接蜂时间,我们在室内研究了以米蛾(Corcyra cephalonica)卵作为繁育寄主时,接蜂时间
学位
烟粉虱Bemisia tabaci作为一种重要的世界性害虫,其除了刺吸植株汁液造成直接为害外,还通过传播多种病毒引起植物病毒病造成间接危害,给作物生产带来严重损失。对于植物病毒病的防控,仍以防为主,尚极少见有效治疗的研究报道。植物多酚是植物的重要次生物质,其来源广泛,种类多样,从中筛选对病毒具有降解活性的植物多酚种类应是发掘植物病毒治疗剂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研究醋酸棉酚、丹皮酚等植物多酚对烟粉虱传
学位
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蜘蛛目Araneae,狼蛛科Lycosidae)是我国农田生态系统中分布范围广、种群数量较大的一类游猎型蜘蛛。其空间生态位广、捕食能力强,能够捕食飞虱、叶蝉等多种水稻害虫,是稻田捕食性天敌的优势种群,也是稻田控制害虫种群密度的重要生物因子。鉴于它在农业害虫防治中的突出地位,人们针对拟环纹豹蛛的生物学和生态学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同类相食是蜘蛛
稻曲病菌(fUstilaginoidea virens)引起的稻曲病是水稻上一种重要的真菌病害。近年来随着稻曲病的流行和爆发,该病害已成为水稻上新的主要病害之一,每年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同时,稻曲病菌侵染的稻谷会产生毒素,严重威胁着人畜的健康安全。因此,稻曲病的防治是水稻生产上刻不容缓的事情。目前稻曲病的防治主要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由于抗病品种易丧失抗性,化学防治易导致抗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