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球磨法制备锰锌铁氧体微粉工艺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pz_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锰锌铁氧体微粉是应用最广泛地一种软磁铁氧体材料。随着微电子器件的快速发展,传统金属磁性材料已不能满足现有的器件,而锰锌铁氧体微粉材料具有高饱和磁感应强度、高磁导率、低损耗和高稳定性,因此锰锌铁氧体微粉材料逐渐取代金属磁性材料,在电子科学技术领域上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在近几年,针对锰锌铁氧体微粉的研究仍在火热地进行当中,开发具有高性能的锰锌铁氧体微粉材料是必然的。因此,研究人员开始对锰锌铁氧体的制备方法和制备工艺参数进行了更加全面深入地研究。现如今,各种制备方法如高能球磨法、化学共沉淀法、微乳液法和溶胶-凝胶法等得到大力研究,并且各种方法均有优缺点。高能球磨法是目前工业化制备锰锌铁氧体材料的一种主流方法,其制备出的锰锌铁氧体材料性能稳定、饱和磁化强度高、能大规模生产,并且能制备出微米级的锰锌铁氧体材料等优点,是今后锰锌铁氧体微粉制备技术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本文使用高能球磨法制备锰锌铁氧体微粉,主要研究了制备锰锌铁氧体微粉的基础理论。其中,包括高能球磨研磨原理及方法、锰锌铁氧体的晶体结构、锰锌铁氧体的磁性能、双行星式球磨机制备锰锌铁氧体微粉的破碎行为、影响锰锌铁氧体性能和球磨效率的因素。研究了双行星式球磨机的工作原理、结构和运动分析,并用其作为制备锰锌铁氧体微粉的主要实验设备。其次,利用离散元EDEM仿真,考虑转动速度、介质填充率、介质球的级配等参数,设计对比实验,通过分析对比球磨机的转动速度、研磨介质填充率、总剪切功率、能量利用率和能量损耗功率对双行星式球磨机制备锰锌铁氧体微粉的研磨效果的影响,从而得到对研磨效果影响最佳的工艺参数。最后,在通过物理实验的方法来验证离散元EDEM仿真结果的可行性。实验通过对球磨罐的转动速度对锰锌铁氧体微粉的粒径、粘度、沉降稳定性和功率的影响,介质填充率对锰锌铁氧体微粉的粒径和功率的影响,得出的实验数据与离散元EDEM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离散元EDEM仿真结果是可行的。在最优参数下研究球磨时间对锰锌铁氧体微粉性能的影响,得到最佳的球磨时间。综上研究得出,当转动速度为140r/min,研磨介质填充率为0.4,研磨介质的级配为φ2,3,4,8mm,研磨时间为45h时,双行星式球磨机对锰锌铁氧体微粉的研磨效果最佳。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利用复制缺陷的5型腺病毒做载体与外原性野生型p53cDNA重组而成的腺病毒-p53复合体,将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导入结直肠癌细胞核,观察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对结直肠癌细
从地域环境视角的角度探讨河南民居的建筑特征。河南传统民居建筑作为特定区域的历史文化载体,体现着这一特定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和社会历史文化,地域性特征对建筑产生着深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实践,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地理核心素养,即,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是基本的思想方法,包
近年来,电子地图在世界信息社会浪潮中处于排头兵的位置,在中国信息化发展中同样占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论文鉴于电子地图在中国信息社会所占地位、所起作用和发展现状等方面
针对1Cr17Ni2托板螺母冷镦挤工艺进行了研究,重点对冷镦挤成型平板工序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制定了1Cr17Ni2托板螺母成型工艺方案,根据理论计算与实践经验总结了合理冷镦挤
自然界中生物的某种行为可能只是简单的重复性的生存方式,却往往可以从这些细小的发现衍变为智能领域的大智慧,蚁群算法(Ant Colony Optimization,ACO)就是其中的一个典范。作为一种典型的启发式搜索算法,它的优势在于“遇强则强”,在简单问题的求解中相较其他算法可能没有显著优势。但是在求解传统优化方法难以奏效的NP-hard问题中显示出很高的效率,不仅降低了获得大规模组合优化问题解决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一种高精度卫星导航系统,它自诞生以来就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但由于SA(Software Applying)政策人为增加了误差,以及电离层、对流层、星历误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我国的集装箱运输业务不断发展,由国际海洋运输到达我国沿海港口,并由我国铁路运输至其他内陆国家的过境国际集装箱量不断增加。因此,为提高集装箱运输效率,本文提出将由集卡从码头海关监管区运输至港站的过境国际集装箱,与由铁路运输到达港站的待卸集装箱在装卸线直接换装,并对装卸线上龙门吊的集装箱作业顺序做优化研究。本文首先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并从集装箱多式联运、龙门吊作
湍流减阻技术对于节约能源和提高管道输量具有重要实用价值,然而目前对气液两相湍流减阻的研究尚不成熟。已有的实验方法难以精确测量得到流场中的所有信息,因此无法对减阻机理进行深入分析,而直接数值模拟作为机理研究的有力工具,尚未在气液两相湍流减阻领域见到报道。本文将相界面追踪高效方法VOSET与直接数值模拟相结合用于气液两相湍流计算,并结合黏弹性减阻流体Giesekus本构关系,建立了反映气液两相黏弹性流
基于变子波褶积模型和自适应Gabor变换,提出了一种相对保幅的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的技术。算法实现是通过引入一种自适应分子分解时频分析方法,在时频域利用非线性压缩映射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