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死亡教育发源于20世纪初西方死亡学研究,最早开始于美国,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大、中、小学都相继开设了死亡教育课程,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纷纷开展不同形式的死亡教育。中国死亡教育起源于我国台湾、我国香港地区的率先引介,且一开始便依附在生命教育实践下缓慢起步的。中国受重生讳死、乐生恶死的传统文化影响,死亡价值与意义被自然地消解,死亡对个体发展与生命成长的动力和作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死亡教育发源于20世纪初西方死亡学研究,最早开始于美国,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大、中、小学都相继开设了死亡教育课程,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纷纷开展不同形式的死亡教育。中国死亡教育起源于我国台湾、我国香港地区的率先引介,且一开始便依附在生命教育实践下缓慢起步的。中国受重生讳死、乐生恶死的传统文化影响,死亡价值与意义被自然地消解,死亡对个体发展与生命成长的动力和作用不被重视,致使生命教育开展得轰轰烈烈,而死亡教育基本处于空白和缺失状态。现代社会背景和传统死亡文化熏染下成长的当代大学生,在生与死的知识结构与总量不平衡中,死亡对个体发展与生命成长的动力和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由于大学生死亡教育的缺失,致使大学生创造丰富生命、充分展开生命的紧迫感与动力消失,总体上呈现一种生命无根感和漂浮感,从而导致大学生生活迷茫、精神空虚、意义虚无、价值缺失、漠视生命、自杀杀人等现象及问题的发生。以大学生死亡教育为研究对象,力争区分死亡教育、生命教育与生死教育三个概念,辩析死亡教育的内涵与外延。死亡教育不同于生命教育,它以生死学学科为依托,是个体通过对死亡知识的学习、体验与思考,探寻人生根本问题,唤醒个体死亡意识、转变死亡态度、促进个体生命成长、寻求安身立命之道,实现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以期超越死亡达到生死一体、两安、三自在的过程。死亡教育是一种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和境界教育,具有超验性、过程性和负向性等特性,因而必须坚持正向性、建构性和批判性等实施原则,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和挖掘出死亡对个体发展与生命成长的正向功能和动力作用。运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案例研究、行动研究等研究方法,以泰勒课程编制理论、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为理论基础,对大学生死亡教育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相比儿童死亡教育,大学生死亡教育更具有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且大学生死亡教育需求较为强烈,一方面大学生在自我意识、行为动机和个体发展等方面具有稳固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大学生在死亡知识、死亡态度和死亡教育现状等方面具有较强烈的外在需求;相比中年死亡教育,大学生死亡教育目的更强调个体生命意义的建构,大学生死亡教育在改变大学生死亡态度前提下,试图唤醒大学生死亡意识,构建个体生命意义,促进大学生生命成长,从而实现其生命价值,提高其生命质量;相比老年死亡教育,大学生死亡教育内容更全面系统,且层次性突出,大学生死亡教育内容可依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中认知、情感、技能等三个目标层次进行死亡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从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视角厘清大学生死亡教育的关键问题,对大学生死亡教育需求、目标、内容,途径等进行理论研究,基于对国内外大学生死亡教育的经验和全面系统达成死亡教育目标的要求,本研究认为高校是大学生死亡教育最主要、最适切的途径,根据对大学生死亡教育渗透融入式、活动组织式、独立设置式三种课程实践形式的分析,指出在高校设置通识类死亡教育学科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死亡教育的最好方式,实施大学生死亡教育需要更多的教师投入到生死学与生死教育研究当中,条件成熟时即可在高校开设死亡教育课程。选择大学生死亡教育渗透融入思想政治课程、组织参观殡仪馆活动课程为典型案例,根据上述对大学生死亡教育需求、目标、内容等方面理论研究,结合大学生死亡教育实证调查,设计大学生死亡教育课程实施方案,构建大学生死亡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在K高校开设死亡教育学科课程,对我国大学生死亡教育进行实践探索,发现大学生死亡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教师综合素质较难满足实施死亡教育的要求、课程支持与管理不足构成对大学生死亡教育的阻碍、教学方式不能适应死亡教育实施的需求、死亡教育资源挖掘不够影响课程教学效果等问题。对我国大学生死亡教育进行实践探索,通过对大学生死亡教育渗透课程、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的课程实践,针对死亡教育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指出师资力量对高校开设大学生死亡教育课程的至关重要,并提出我国大学生死亡教育实践相关对策和改进方略,即内修外培,探索大学生死亡教育师资培育模式;争取支持,加强大学生死亡教育课程管理;创新形式,促进大学生死亡教育形式多样化;加强建设,提高大学生死亡教育资源开发力度;由点及面,强化大学生死亡教育的宣传与推广。
其他文献
定量重建过去东亚季风变化并理解其驱动机制是当前古气候领域的焦点之一。中国南方石笋δ18O及北方黄土沉积物均被当做是反映东亚夏季风强度的指标或载体。然而,轨道尺度上石笋δ18O值与北半球高纬夏季辐射量对应很好,主要受2.3万年的岁差周期驱动;而黄土中的东亚季风指标在中更新世转型以后则呈现明显受冰量驱动的10万年周期。这种悖论的产生主要源于目前对于能否将石笋δ18O值作为夏季风指标仍存在较多争议,这是
本论文的研究任务是探索如何运用越界这一概念解读当代英国女性成熟小说中的中老年女性的表征,并基于这一概念的特质指出一种女性成熟小说的新型阅读范式。作为女性小说的分支,女性成熟小说用以记录从中年至老年的人生旅程中,中老年女性的身份意识与主体性的革新。由于老年问题在文学研究中的边缘性,这一女性文学的亚类至今仍未获得过较多的关注。在日益加剧的人口老龄化及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的语境之下,对女性成熟小说进行系统
微表情是人们试图隐藏自己真实感受时所发生的一种无意识的面部表情。与普通的面部表情(宏表情)相比,微表情通常持续时间仅为1/25到1/2秒,是对情绪刺激做出的非自发的、微弱的、转瞬即逝的面部动作。微表情很难用肉眼觉察,尤其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绝大部分人是无法对微表情进行实时捕捉和识别的。所以,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研究人员开始尝试通过计算机进行微表情的自动识别,以期获得更高质量的微表情识别技术来辅助我们
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从生态系统中获得好处比如产品、服务等,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区域社会经济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和物质基础,是近三十年生态学、社会发展和环境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地区的快速城市化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另一方面也对乡村生态环境和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造成了巨大压力。乡村地区作为城市区域与自然环境区域的过渡带,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极易受到土地
城市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持续增长。然而,随着经济的飞速增长和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日益严重的破坏,尤其是产生了“雾霾”这种严重的大气污染现象,不仅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还会损害周边的生态环境,对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影响。雾霾已经成为生态环境危机中的重大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济南市雾霾污染非常严重,自20
生物正交反应是一类可在生理条件下高效进行的化学反应,目前已成为一种研究生物分子强有力的工具。基于生物正交反应的化学标记探针,已经实现在活体环境下对核酸、蛋白质、糖等生物大分子进行特异性成像与示踪。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研究者们己经报道了多种生物正交试剂,涉及的生物正交反应类型包括Staudinger、醛酮缩合、SPAAC、CuAAC、IEDDA等。其中,IEDDA反应由于具有反应速度快、不需要催化剂等
大蒜和大姜都是重要的食用调味剂,具有相当大的经济效益,在我国拥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但是一直缺乏科学系统的栽培管理。近些年农户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在种植过程中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不仅影响了大蒜和大姜的品质以及植株的抗病性,而且造成面源污染和土壤板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从而引发了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微生物菌剂是由一种或多种特定的、高浓度的、非致病性的有益微生物组成的可作为生物
植物生长在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中,经常遭受非生物逆境以及生物逆境的影响。然而,植物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长期过程中逐渐演化出一系列的应对外界不利环境的复杂机制。深入研究植物逆境响应的分子机理,挖掘其中重要的功能基因,对于农作物的遗传改良和产量提高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糖基转移酶被认为是控制细胞代谢平衡的关键因子,该酶所催化的植物分子糖基化修饰在代谢途径的适应性改变与新平衡的达成等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因此糖基
胃癌是世界范围内的恶性肿瘤,2020年胃癌的全世界发病率为第五位,有约108.9万例新发病例。目前已存在很多胃癌治疗之法,比如手术切除术、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化疗和放射疗法等,但我国胃癌多为进展期,5年总体生存率为35.1%。白花丹醌属于1,4-萘醌类,是一类重要的醌类化合物。目前,已有研究表明,白花丹醌在肝癌、乳腺癌、前列腺癌方面具有较好的抗癌效果,但目前白花丹醌在对胃癌方面的抗癌效果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