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房地产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仅仅从该行业对国家GDP的贡献就能够看出来。中国有上万家房地产企业,其中80%以上是中小型的开发企业,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深入,这些企业面临严峻的行业竞争。从整个人类发展历史来看,人类己经告别20世纪,进入21世纪,然而社会经济的产业组织形式并没有完全像19世纪末20世纪初古典经济学家所预言的那样,自然竞争必然走向集中,集中又必然走向垄断。在发达国家,早期的小型民营企业早已通过上百年的原始积累与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中流砥柱,而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中小企业成了国民经济的基础和社会经济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成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繁荣稳定的重要条件。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表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技术创新成果,促进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正如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指出:全球经济的规模越大,中小企业的作用愈强。以日本、美国为例:1993年,日本有648万家中小企业,占全日本企业总数的99.1%,从业人数为3721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88.4%。美国在世界上科技创新的领先地位是以大量高新技术小企业为先导的,在2100万家企业中,99%为中小企业,1993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40%,产品销售额的54%来自中小企业,同时,美国中小企业的雇员总数占全部劳动人数的60%,克林顿总统上台以来新增就业机会中2/3是中小企业创造的。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约70%的创新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中小企业的人均发明是大企业的两倍。1991年,小企业出口额占美国总出口额的32.5%。英国学者认为,英国之所以二战后在经济上失去了日不落帝国的雄风,与它长期以来不重视小企业以及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摇摆不定有一定关系。近几年来,很多人预测房地产行业的变革即将到来,而变革的重点便是中小开发企业被洗牌。的确,由于目前国内的开发尚处在资本密集型的阶段,中小房地产开发企业由于资本实力较弱,技术底子较差,在开发的很多环节竞争力都不如国内的几家企业,那么中小房地产开发企业能否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呢?本文正是从宏观经济与微观金融理论的角度出发,排除导论,第二章首先对中小房地产开发商从企业的性质上做了一个界定。本文着眼于中小房地产开发商,那么对这个“中小”就必须进行一个界定。A股市场有不少上市的房地产公司,大到万科,保利等市值数百上千亿,小到绿景地产,广宇发展等市值不足十亿,但显然以此来量化“大中小”,不太科学,毕竟有不少未上市的房地产开发商,例如龙湖地产等,规模惊人,而更大量存在于市场上的,是一些在生存线上挣扎的,没有融资渠道,资金不足的中小房地产商。鉴于以上这些原因,我试图从房地产业出发以定性的方式来定义“中小”这个概念,并分析中小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特点。并由此根据这个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他们的优势、劣势,给出了本文的一个观点:中小房地产开发商的劣势与优势是个辩证的整体。接着在第三章从理论和现实角度分析了当前中小房地产开发商存在的原因,利用了不完全竞争理论,规模经济论,经济进化论和生产力本位论等经济学的理论分别阐述论证了中小房地产商存在的必然性与价值。本文的第四章从宏观经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影响中小房地产商生存与发展的各个因素,具体来说,运用了房地产市场有效供需理论,房地产周期波动理论,宏观调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并辅助以社会因素和技术因素,在每个影响因素的作用下分析中小房地产商面对现状所具有的优劣势,并利用了竞争状态的波特五力模型理论,分析了市场进入者的威胁,市场竞争强度,替代品的威胁,产品购买者的议价能力以及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在最后做出一个总的小结。第五章在考虑了第四章的宏观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再从微观金融理论入手,首先运用了资本结构理论,具体从成长性,市场竞争,规模这三者与中小房地产商的生存发展关系入手,逐一进行了分析。其次运用了融资顺序理论,分析中小房地产商如何利用内源融资,股权融资,银行贷款融资等不同的融资手段应对当前资金不足的窘境。最后利用了金融成长周期理论,分析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和信用制度的改革,给中小房地产商带来的不同成长周期的机遇与挑战。第六章是得出本文结论的一章:基于之前的分析,给出的发展战略规划。这是一个分析和得出结论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结合宏观经济理论与微观公司金融理论对中小房地产商的优劣势进行分析,把这些优劣势融入战略管理的模型,最终研究得出策略的创新过程。本章给出了三个可行的外部发展战略,其中也包括了退出战略,因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赢利或者说损失最小化是最终目的,对于有些企业退出不失为一种最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