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能量桩是一种将传统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与建筑桩基础组合而成的一种建筑节能技术,因其解决了传统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占地面积大、初投资高的缺点而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实际工程中能量桩多以群桩组的形式布置,施加温度荷载会出现热干扰现象,产生群桩效应,从而导致能量桩群桩的热力学特性与单桩工况存在差异。目前,对能量桩单桩的实验及模拟研究已经较多,而对能量桩群桩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多为定性分析,缺少对于不同因素下能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51978599);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No.SKLGDUEK1711);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No.KLTFSE2016KF0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量桩是一种将传统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与建筑桩基础组合而成的一种建筑节能技术,因其解决了传统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占地面积大、初投资高的缺点而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实际工程中能量桩多以群桩组的形式布置,施加温度荷载会出现热干扰现象,产生群桩效应,从而导致能量桩群桩的热力学特性与单桩工况存在差异。目前,对能量桩单桩的实验及模拟研究已经较多,而对能量桩群桩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多为定性分析,缺少对于不同因素下能量桩群桩的工作性能的分析。因此,本文搭建了能量桩群桩模型实验台,建立了能量桩群桩数值模型,采用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能量桩群桩的换热性能和力学特性。模型实验方面,搭建了能量桩群桩实验台,对不同温度荷载、不同换热桩个数和不同埋管连接形式下能量桩群桩的热力学特性展开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运行10h后,能量桩单桩与群桩的平均单位桩深换热量分别为62.75、35.59 W/m,且能量桩群桩的桩身过余温度也更大,从而增大了桩顶位移、桩端土压力以及桩侧摩阻力的变化幅度;桩内埋管进口水温越高,能量桩平均单位桩深换热量越大,如进口温度35、38℃工况下平均单位桩深换热量相比32℃工况分别提高了 15.5%、30.5%;但较大的温度荷载也产生了较高的桩身以及桩周土壤过余温度,产生较大的桩顶位移、桩身轴力以及桩侧摩阻力;减少桩基础中能量桩的根数有利于换热量的提升,但会削弱群桩效应作用导致桩身轴力增加;尽管能量桩对传统混凝土桩的热力学特性影响较小,但会产生差异沉降,需要考虑承载力不平衡的问题;就群桩内埋管的连接方式而言,能量群桩内埋管串联连接方式,相比并联方式,能提升能量桩的换热能力,降低能量桩和桩周土壤的温升幅度,减小了桩身轴力以及侧摩阻力,但会引起不同的桩顶升降,导致承载力不平衡。数值模拟方面,建立了能量桩群桩的数值模型,探讨了土壤类型、桩间距、桩基材料、排列形式以及全年运行对能量桩群桩热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单桩工况,群桩工况下角桩、边桩、中心桩的单位桩深换热量分别减小了 29.44%、43.90%、61.12%;同时,运行15天后中心桩温升最大,导致其桩顶位移量最大,如群桩中角桩、边桩、中心桩的桩顶位移分别为1.62、1.72、1.83 mm;此外,通过数值模拟还发现能量桩群桩中任意一根桩产生的桩身轴力均小于单桩。对于不同桩周土壤类型的研究发现,岩土工况下能量桩的换热效率最高,而砂土工况下不仅换热性能差、热影响范围大还会产生较大的桩身位移。此外,改变桩间距可以发现,增大桩间距有利于获得更大的换热效率,降低桩土间温度从而减小桩身位移,但会削弱群桩效应的作用导致桩身轴力的增加。对于不同桩基材料的研究发现,增大混凝土导热系数短时间内能提升能量桩群桩的换热能力,但由于热干扰的影响,加快了换热量的衰减速率;相同温度荷载下,改变不同混凝土压缩模量对能量桩群桩的热力学性能影响不大。此外还对能量桩群桩叉排和顺排两种形式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采用叉排形式可以改善能量桩群桩的换热能力,减小了桩身位移和轴力的变化量;最后对能量桩群桩的长期运行性能进行了模拟计算,发现在本模拟条件下,群桩全年的放热量大于取热量,土壤热影响范围大致为7m左右,且运行一年后,能量桩整体呈现向上膨胀的情况。本文旨在探讨不同影响因素对能量桩群桩的热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为能量桩群桩的工程设计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高盐度碱度对全球许多地区来说都是一个严重问题,它会对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产生负面影响,例如低渗透性、通风不良和水资源可用性降低,并最终影响农业生产。为了改善土壤质量,通常需要通过淋滤降低盐分碱度;但较差的土壤性质,如低渗透性,使盐浸过程非常无效。江苏新开垦沿海地区的高盐含量限制了其农业生产作用。通常需要几年的时间通过淋滤来改善这类土壤,以释放土壤中的可溶性盐。盐分随排水的淋溶缓慢,导致土壤结构不良。
磺基转移酶(sulfotransferase,SULT)是磺基转移酶超家族成员,通过催化磺酸基供体化合物3’-磷酸腺苷-5’-磷酰硫酸(PAPS)上的磺酸基团(SO3-)转移至特定底物上的羟基或氨基上以形成水溶性更强的硫酸酯类化合物从而更好地排出体外。根据亚细胞定位将磺基转移酶分为胞质磺基转移酶(cytosolic SULTs)以及膜偶联磺基转移酶(membrane-associated,SULT
2020年,我国首次明确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提倡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在这一目标下,我国的风能、光伏等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壮大,截至2021年,新能源发电量已超1万亿千瓦时。同时,全球各国采取了多种能源结构转型的举措,新能源和储能技术受到行业关注。随着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渗透率逐年加大,电力系统呈现泛电力电子化趋势。这导致在对区域电力系统进行实时仿真时,系统中存在短时间尺度电力电子系
近年,随着人类对自然界资源开发速度的日益加快,传统的化石能源的开采量也随之迅猛增长,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全球范围内的能源短缺问题以及化石能源燃烧所引发的严峻的环境污染情况,这些问题的日益严重迫使人类社会寻找新的出路。所以,现如今如何找寻并有效利用一种高效的清洁能源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太阳能作为地球上较容易获得的一种既清洁又高效的能源,越来越被各个领域的学者及专家重视。光伏发电产业得以迅猛发展的重
近年来,拥有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等优点的新能源汽车已逐渐成为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新方向。稀土永磁电机因具有功率密度高、体积小、噪声低等优势,已成为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首选的电机种类之一。然而,由于稀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且供应不稳,导致该类电机的生产成本增加,同时也为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推广和应用增添了不确定因素。为降低永磁同步电机中稀土永磁材料用量和提高永磁材料利用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少稀土类非对称转子混合永
目的:股骨头坏死(ONFH)是指因股骨头内微循环血液障碍,造成股骨头内骨细胞逐渐坏死的一种病理动态过程,继续可导致出现髋关节功能障碍的一种骨关节病。对股骨头坏死病因学的探讨已有一定的发现,但仍未能有效控制其发病率。有研究表明血栓形成与股骨头坏死有一定的关联,然而关于凝血异常与ONFH之间的关系尚未形成统一认知,鲜有报道评估凝血水平与股骨头坏死之间的关系。本文拟评估血清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
从风力机发展历程来看,全球风力机不论是总装机容量还是新增装机容量均呈现指数式增长,随之带来的就是风力机单机容量不断增加,且陆上风电已不再能够满足人类发展需求,不断向着海上风电扩张。而随着风力机单机容量的不断增加,带来的显著问题就是风力机的叶轮扫风面积不断扩大,质量不断增加,叶片越来越长,从而出现一系列运输与安装问题;由于庞大的风力机体积以及带来的噪声问题也不断制约着风电场的选址。因此对多风轮风力机
综合能源系统是能源网络的一部分,综合能源系统的研发和建立对实现综合能源网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健全综合能源调查和评价制度,建立经济与科技发展评估系统,健全评价办法,细化评估指标体系,对综合能源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分析与实际落地工程建设,产生了积极的指导意义。该文深入分析了对综合能源系统发展影响很大的各种因素,并通过鱼骨图分离法深入分析产业发展、投资效益、社会人文、生态环境、政府补贴这五个对综合能源
水下无人装备是海上军事竞争新的制高点之一,是赢得新时代水下攻防对抗的重要保障。当前各类水下无人装备飞速发展和应用,文中以无人水下航行器和水下无人预置系统为例,梳理前沿发展趋势与关键技术。通过总结国内外水下无人装备的发展现状,分析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对水下无人装备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在此基础上梳理了发展中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难点,进一步提出未来发展思考和建议,为水下无人装备技术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近年来,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技术得到大力发展,有效缓解了化石能源短缺的问题,符合我国能源低碳化的宗旨。以新能源为主的分布式发电系统存在抗扰性弱、波动性大等特点,无法维持自身安全性和稳定性,为强化其抗扰性,引入逆变器等电力电子器件作为其与电网之间的功率传输载体和控制中心。电子化的电能系统缺乏传统电网系统所具有的惯性支撑能力和减缓频率变化的能力,而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