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变迁——以哈萨克族草原文化为例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FA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萨克族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人口过百万的少数民族之一,同时又一个跨国边境民族,在中国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而教育的发展又与这些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但国内对于哈萨克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历史、族源、语言文字、艺术、风俗等方面,对其教育发展与社会变迁关系的研究稍显得薄弱。基于以上考虑,本文选择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与社会文化变迁为研究主题,通过对哈萨克族教育历程的回顾,以及其产生与发展的草原文化背景,从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统计及职业、行业人口分布数据入手,深刻分析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现状,思考如何通过发展教育更好地促进哈萨克族社会文化变迁。 本文的结构如下: 引言:综述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并对民族、民族教育、教育、文化及文化变迁等相关概念作以界定。 第一部分:哈萨克族概况介绍。本章从人口及其分布、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年龄构成、教育水平等方面,简要描述哈萨克族目前基本状况。 第二部分:哈萨克族的教育发展历程。本部分主要从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阶段对哈萨克族的教育发展进行历史的梳理。 第三部分:哈萨克族传统的文化背景。本章以历史演进为线索,追溯、梳理和描述哈萨克族传统草原文化的社会组织制度、形成这种传统文化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及观念、艺术,考察文化与教育的互动关系。 第四部分:教育发展对哈萨克族草原文化的影响。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后,为草原文化注入了新的内容,本章从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带来哈萨克族教学语言多元、人口流动、职业分化的角度出发,分析在这种状态下哈萨克文化的重构。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与传统文化是共同发挥作用的。 第五部分:结语。本部分从哈萨克草原文化的发展形势出发,通过对以上各部分的分析,阐述了哈萨克教育发展与传统文化变迁之间的关系及今后须注意的问题。
其他文献
2001年6月,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一轮基出教育课程改革从2001年上半年开始,在27个省的38个国家实验区试行。到2005年秋,全国中小学各起始年
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初中生的学习和生活已经与网络密切相关,他们经常上网浏览信息获取课外知识、经常在网络上和同学朋友交流、经常在网上购物等等。这样,他们的学习思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