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傅东华先生是中国首位翻译美国小说《飘》的中国译者。傅译本自1940年由上海龙门联合书局首次出版发行之后,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与译界的强烈关注。在此后的70余年当中,一再被重印发行。与此同时,傅译本的《飘》也在中国译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一些学者和翻译学家认为傅东华翻译的《飘》堪称归化翻译的典范。他们认为,傅东华在翻译《飘》时选取了符合中文语法习惯的表达方法,使用了许多令人有赏心悦目之感的表达、成语、习语和典故,从而使中国读者在阅读傅译本时有阅读中文原版小说之感。并且,他们也赞同傅东华根据中文的叙事节奏和习惯对小说情节与描写进行相应修改的做法。但另一些专家、学者则批评傅东华版《飘》过于追求语言本土化效果,忽视了小说原文的完整性和重要性。他们认为傅东华在翻译小说中的人名和地名时,过于遵照中文的习惯表达,以至于读起来有些拗口,看上去很奇怪。例如傅东华先生将“Atlanta”翻译成“饿狼陀”而非公认的“亚特兰大”,将“Charleston”翻译成“曹氏屯”而非“查尔斯顿”。但是,经过数十年的争论和研究,仍然有许多论文和评论文章以此为题,从各个理论角度分析了傅译本的翻译策略与语言风格,并对其学术价值与历史地位做出了客观的评价。 本篇论文主要从彼得·纽马克所提出的交际翻译理论出发,分析傅东华版《飘》的中文译本中对六种修辞手法的翻译处理方法。该六种修辞手法包括:明喻、隐喻、拟人、夸张、讽刺和对照。此外,本论文还针对每种修辞手法选取了大量极具代表性及针对性的实例进行案例分析,以便更加具体分析、论证傅东华在其中译本中对修辞的具体处理手法及其特点。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认为语言具有三大主要功能,即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并由此划分出三大主要的文体,即表达型文体、信息型文体和呼唤型文体。根据纽马克对呼唤型文体的论述,通俗小说正属于一种典型的呼唤型文体。此外,根据傅东华在《飘》译序当中的论断,他也正是把这部小说当作一本通俗小说来看待的。由此,本论文主要从译文的表现效果这方面来分析傅译本中修辞的处理方法。 最后经过层层的举例分析,本论文认为傅东华版《飘》在符合目的语的语言风格要求的同时,也努力保留了原作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始终符合傅先生对这部小说的翻译目的和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