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踏是兴盛于北宋的歌舞艺术样式,以女子队舞的形式上演于士大夫的筵席。转踏分专咏体和分咏体两种,由于后者常以《调笑令》为调,因此又叫调笑转踏,其词以男女艳情为主。调笑转踏前有勾队词,中间夹以一诗一词重头联章,每节咏一主题,最后以放队词结,文体非常独特。由于“传”与“转”字在宋代读音接近,字义可互训,转踏因此又叫“传踏”。宋代说唱伎艺“唱赚”之一的“缠达”,与转踏有传承演变的关系,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此外,转踏在表演形式和文体形式上与宋代宫廷队舞相似,却因宴席环境的不同,而规定了两者各有不同的规模、形式与内容,并最终决定了它们地位的不同。转踏与唐代抛打酒令、踏歌渊源最深。现存转踏词皆为宋代所作,其中以专咏体出现为早。北宋石曼卿(994—1041)在所有可考的转踏词作者中生年最早。《九张机》于1072年传至高丽朝。北宋元祐年间,郑仅、秦观等人所作的调笑转踏开始出现,标志着转踏体制的成熟,这一时期的转踏词创作,较之《九张机》有了更多的文人色彩。其词善于抒写有着特定经历的抒情主人公,在特定情景下的幽微心曲。南宋以后,转踏词开始僵化。最后,随着词的音乐退出历史的舞台,转踏词也最终消亡,但它却是曲子词向元曲发展的一个重要过渡,为真戏曲的到来做了准备。作为北宋士大夫筵席的佐酒歌舞,转踏必然受到宴席环境和歌舞表演形式的制约,转踏词之所以有致语,分节次咏故事及“雅词”性质等特点,是受筵席环境影响所致;而转踏词重动作描写、一诗一词循环相间、淡化戏剧因素等特点,则与歌舞表演形式密切相关。转踏词的发生与演变,伴随着词与音乐舞蹈关系的不断调整。透过转踏词这个个案,可以看到曲子词的发展轨迹。《九张机》清新自然,保留了较多民间词的特色,实现了音乐和歌舞的完美结合,正是早期曲子词的特点;秦观、郑仅等词人,以士大夫的面貌改造转踏词,使之典雅化、文人化,但依然为应歌按舞而作,这种有限度的“雅歌”和以柳永为代表的“俗唱”,分别体现了北宋词重音乐性与重文学性,迎合市民喜好与士大夫情趣两种不同的创作态度和创作方法;南宋转踏词继续朝着雅化和脱离音乐影响的方向发展,渐渐僵化,这也是后期文人词的弊端;从转踏的消亡,可以窥探出曲子词,乃至中国文学从入乐到不入乐、从民间文学到作家文学、从通俗到雅化,从鲜活到僵化的一般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