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研究的是消费能力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在消费和产业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基于消费能力视角关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问题。从消费能力和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两大研究对象出发,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消费能力的提高是否能够带动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首先,本文根据现实数据的规范性和可获得性以及文章研究目的的需要,选取七大影响居民消费能力形成的因素,构建全国和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消费能力综合指标体系,再利用SPSS软件的主成分因子分析方法和统计学方法,最终计算得出居民消费能力的综合得分,用以表示消费能力变量。其次,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两个方面,对产业结构优化水平进行测度。其中,用第三产业产值与第二产业产值的比值来表示产业结构高级化变量,用泰尔指数来表示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标。紧跟着,结合地区和时间差异影响,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全国水平和东中西部地区的消费能力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根据2005-2014年的全国和30个省份的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中的固定效应模型对消费能力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效应这个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实证分析的结果。通过模型分析得到各地区的回归方程,进行区域差异的比较分析并尝试寻找出导致地区间存在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目前我国东中西三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居民消费能力现状,随着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各地区的产业结构会更趋于合理化,但是消费能力的提高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却呈现出反方向作用力,文中认为消费能力之所以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是反方向作用力的原因在于,现实的居民消费能力并没有足够强劲,没有实现其积极的促进作用。结合全国水平下和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回归结果,可知居民消费能力不论对产业结构高级化还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方向都是保持一致的,但是消费能力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程度却是存在差异的,这是正常的,符合客观经济发展情况的。具体来说,消费能力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效应分析中,西部地区的作用力大于东部地区的作用力,东部地区的作用力大于中部地区的作用力;消费能力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效应分析中,东部地区的作用力次于中部地区的作用力,中部地区的作用力次于西部地区的作用力。综合来看,西部地区的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对西部的产业结构优化水平的影响空间是比较大的。文中实证结果的实现,不仅跟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和区域产业结构水平差异有关系,还跟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测度方法以及消费能力综合指标体系的构建有关。现实经济成长中,我国居民的潜在消费能力很强劲,居民消费能力并没有得到完全释放,使得居民现实消费能力并不能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从消费能力视角关注产业结构优化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实现消费能力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