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放大器有源负载调制技术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yiah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功率放大器(功放)是现代通信系统发射机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其性能的提升是众多学者研究的方向。为了满足海量通信设备、增强移动宽带和超可靠低延时的需求,功放也面临高效率、大带宽和高峰均比信号等挑战。超宽带应用中,存在因低频谐波和高频基波重合而产生的阻抗冲突;高峰均比信号应用中,存在因低功率和高功率最优阻抗不同而产生的阻抗冲突。传统无源匹配网络难以提供上述阻抗冲突的解决方法,而有源负载调制技术则具有提高阻抗配置灵活度的能力。本文旨在研究、改善和提出不同功放有源负载调制技术理论和架构以解决上述问题。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改善了传统电阻-电抗连续类工作模式,进而提出了基于最小功率的有源谐波负载调制结构,解决了跨倍频程应用中低频谐波和高频基波阻抗冲突问题,从而实现了超宽带高效功放。首先,通过分别在传统电阻-电抗连续类功放模式工作电压波形的电阻和电抗项上各乘上一个谐波参量因子,让最优阻抗解空间得到进一步扩展,提高宽带功放匹配灵活度。设计了一款工作在2.2-3.8 GHz的高效宽带功放,在工作频带内输出功率为40.3-42.3 d Bm、漏极效率为63.4%-72.9%、饱和增益为10.1-10.9 d B。其次,在跨倍频程应用中,通过采用负载调制器进行谐波注入的方式能够改变主功放的谐波阻抗,从而在低频段和高频段获得不同的功放工作模式。同时,提出基于负阻分析的最小谐波注入方案,达到了改善整个系统效率的效果。设计了一款工作在1.7 GHz和3.4 GHz的高效双带功放。在未采用谐波调制技术前,分别获得40.6 d Bm和41.3 d Bm的输出功率,65%和78.5%的整体效率;采用谐波调制技术后,低频段功率和整体效率提升为41.3 d Bm和78.6%。2.对两种有源基波负载调制结构进行了改进,其一为结合连续F类工作模式改进了非对称Doherty功放结构;其二为提出了基于相变分析和匹配子网络协同的对称Doehrty功放结构,解决了大回退应用下由于传统四分之一波长逆置线和峰值功放输出隔离条件带来的带宽限制问题,从而分别实现了大回退非对称和对称宽带Doherty功放。首先,将连续F类模式理论和非对称Doherty功放结构相结合,同步扩展了Doherty功放的带宽和功率回退量。设计了一款工作在1.8-2.6 GHz的Doherty功放,其饱和输出功率为44.8-45.2 d Bm,9-10 d B回退效率为49.6%-63.4%;其次,提出了可任意选择功率回退量的对称宽带Doherty功放理论。在对载波和峰值功放输出匹配网络的相位进行分析后,引入后匹配网络的输入阻抗频率响应分析,得到了基于相变分析和匹配子网络协同的宽带对称大回退Doherty功放。设计了一款工作在1.9-2.4 GHz的Doherty功放,其饱和输出功率为44.1-44.8 d Bm,8.5-9d B回退效率为44.2%-49.7%。3.改进了有源负载平衡式功放(LMBA)的结构,采用后匹配双输入结构扩展了带宽,另外提出了一种自动化功放设计方法,解决了传统功放设计中冗杂的过程和仿真与优化不收敛的问题,从而缩短了功放设计周期。首先通过引入改进模拟退火-粒子群混合算法,设计了一款能根据不同输入需求进行自动化功放设计的软件,并通过一款宽带和三带功放进行验证。宽带功放工作频段为0.8-3 GHz,饱和输出功率和漏极效率分别为39.4-42.4 d Bm和55%-68.5%;三带功放工作频段为3.35-3.55 GHz、5.75-5.95 GHz和7.65-7.95 GHz,饱和输出功率为36.5-38.4 d Bm、37.9-38.6 d Bm和37.1-37.7 d Bm,相应的漏极效率为50.1%-65.7%、44.2%-50.4%和41.8%-54.3%。其次为了进一步扩展LMBA架构的带宽同时减小尺寸,将后匹配架构引入到双输入LMBA架构中。为了验证提出的架构,设计了一款工作在2.5-3.5GHz的LMBA功放,饱和输出功率为46.6-47.6 d Bm,9 d B回退效率为52.7%-66.9%。综上所述,本文研究了有源负载调制的三个方面,通过改善理论或结构,发掘了其在高效、超宽带和大回退性能上的潜能,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其他文献
目前,毫米波及亚毫米波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微波技术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而微波器件的研究又是微波技术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在毫米波及亚毫米波段,电真空器件是最有可能产生大功率的微波器件。但是当电真空器件向着该波段发展的时候也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难。首先传统的电真空器件如返波管、速调管、磁控管等,由于它们在毫米波及亚毫米波段受到尺寸共度效应的影响,其高频结构的尺寸和功率容量都将急剧缩小,并且也给结构加工带来非常
在微波无线通信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中,近年,能融合滤波器和其它微波无源器件功能的微波无源频率选择电路因其小型化优势而愈发受到关注。同时,为了满足现代无线通信系统多种通信标准的要求,对频率选择电路进行多频带研究也成为了一个逐渐活跃的研究分支。作为一种易于集成的平面电路,基片集成波导(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SIW)技术为高性能、平面化、低成本、易于集成的微波无源电
大功率太赫兹波系统由功率源、传输系统以及发射系统组成,在通信、雷达、成像和医学等方面具有深厚的开发潜力。其中传输系统包括输入输出系统、模式变换器和低损耗传输系统等,是大功率太赫兹波能否有效应用的关键。本文主要工作内容为设计一个波导传输系统,将输出模式为TE03模式,工作频率为220 GHz的回旋振荡器输出的太赫兹信号传输到回旋放大器的输入口。对系统中的圆波导模式变换器、转向传输器和输入系统中的关键
随着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6G时代的到来,具有体薄量轻、功耗低、可柔性化等优势的有机半导体器件对于新型显示、光电探测和传感技术等领域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迄今为止,以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有机光电探测器(Organic photodetector,OPD)和有机薄膜晶体管(Organic thin-film transist
随着现代战争数字化程度的提升,具有不同作战目的的射频无线系统大量应用于军事作战平台中,随之产生的系统复杂化、平台隐身性以及电磁兼容等问题亟待解决。于是射频综合一体化系统应运而生,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它能够将通信、雷达、电子战等多种功能集成在一个射频系统中,可以实现硬件和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对于需要同时实现不同作战任务和覆盖多个工作频段的射频综合一体化系统,通过可重构技术能够在同一射频硬件平
电力电子技术作为电能转换和传输的关键技术,推动着电动汽车、高铁等绿色产业和产品的快速发展。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凭借着高输入阻抗和低导通压降的特点,成为了电力电子技术中不可缺少的核心功率器件。随着全球对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不断追求,IGBT已成为功率器件中最重要的核心器件之一。为实现电力电子系统智能化、集成化和小型化,
目标与通常为粗糙面的复杂环境之间的复合电磁散射问题是计算电磁学中一项极具挑战性的课题,在微波遥感等诸多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在诸多计算电磁学方法中,高频方法以其高效性和精确性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文围绕高频方法,特别是弹跳射线法(Shooting and Bouncing Ray,SBR)针对粗糙面和目标复合电磁散射问题进行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无线电定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更加复杂的定位场景(如室内场景、观测资源受限场景等),传统的两步定位法逐渐暴露出定位精度不足、分辨能力受限等问题。针对两步定位法的次优性,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种新兴的最优定位方法——直接定位(Direct Position Determination,DPD)法。DPD联合所有测量,直接从测量中估计目标位置,避免了两步定位法因分步处理导致的信息损失,可以显著提高系统在复杂
W波段行波管作为宽带大功率毫米波源在雷达、电磁对抗、卫星通信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何研制出该类器件是目前真空电子学和本行业发展的关键课题。当工作频率提高时,由于尺寸共渡效应导致高频结构尺寸变小,损耗增大;而且圆形电子注的电流密度增加将会给电子注的聚束带来很大的困难,使得参与注-波互作用的电流难以提高,从而导致器件的输出功率降低。这不仅需要探索新的毫米波太赫兹低损耗慢波结构,而且也需要开辟提高
5G时代的正式开启,以及光传感和光信息处理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光电子及光子器件的集成度和器件特性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频响特性作为器件的关键工作指标迫切需要进行高精度和多维度的表征。传统光谱分析方法,受限于光栅的分辨率无法实现高精度频响特性表征,基于光信号调制的电信号分析方法将光信号转换至电域进行处理,得益于电谱的高分辨率,这种方法有望实现高精度的器件幅频响应和相频响应的表征,对器件的设计、制作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