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体性哲学强调的是主体——客体的范式,因而在主体性哲学指导下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遵循主体——客体的教育模式。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主客二分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主体性哲学出现了异化。主体间性理论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指明了方向。它是对主体性哲学的扬弃,既以个人主体性为基础,又强调主体与主体之间是平等的,主张以沟通为手段,在交往的过程中达成基于理解基础上的协调统一。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因其主客二分的教育模式在实现的过程中出现了教育内容与实际联系较少,实践性不强,教育方法简单僵化,学生积极性不高和教育手段更新缓慢,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也需从主体性哲学转向主体间性哲学,遵循教育双方地位平等、贴近生活注重实践以及沟通理解双向互动的原则,通过加强教育内容与实际的联系,实现知行统一;改进教育方法,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来不断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