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速度都出现了惊人的增长,这使得商业银行的业务逐渐走向国际化,国际业务的开展状况已成为影响商业银行盈利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商业银行在从事国际业务时能够获得丰厚利润,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由于几乎所有的国际业务都是以外汇为载体而进行的,一旦汇率发生波动,商业银行就会面临外汇风险。因此,外汇风险已成为银行国际业务中最主要,也是最难以控制的风险,它对银行经营效果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此外,国际资金流动和国际贸易之间的相关性在逐渐削弱,大量的投资基金和机构投资者频繁地活动于国际市场上,这些因素都导致了汇率波动幅度的加大,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外汇风险也相应增加。在国外的商业银行中,外汇风险管理早已开展,并且趋于成熟。而我国由于长期处于实质上的固定汇率制度,外汇市场发展相对落后,再加上银行管理层对外汇市场的波动认识不足,使得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管理相对落后。但是,随着人民币逐步走向自由化,汇率浮动幅度逐渐加大,我国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将更加显性化、日常化,因此,提高外汇风险管理能力变得更加迫切。本文探讨的主要对象是在商业银行国际业务中最常见、最难处理风险-外汇风险。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的来源于何处?具有多大的外汇风险?如何对已有的外汇风险进行管理?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的情况又是如何?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分析和研究正是本文写作的目的和意义,本文分为四部分进行阐述,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外汇风险概述。外汇风险是指由于外汇汇率的变动而引起一项以外币计价的资产、负债、盈利或预期未来的现金流量的本币价值发生变化而给外汇交易主体带来损失的潜在可能性。外汇风险一般分为交易风险、经济风险与会计风险三大类型。商业银行同样也面临着以上三类风险,但在商业银行面临的外汇风险中,最主要是由外汇交易以及资产负债不匹配而产生的外汇风险,这是本文主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