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属于专题性讨论,而非系统性讨论,文中所关注的问题和研究思路都以实用性为主,尽可能地做到描写和解释兼顾,既考虑理论方面的探索,更考虑应用方面的操作。本文除绪论、结语,共九章,分上、下两篇。上篇为理论探索,包括第一至第四章,分别讨论四个专题:一、汉语语气成分的界定及相关问题;二、关于语气成分标记性的两个相关问题;三、语气成分的标记性及标记化相关研究理论;四、汉语语气成分共现连用规律及语气成分标记性对其影响力假设。下篇为个案分析,包括第五章至第九章,分别讨论五个专题:一、语气成分“就结了”的标记性及标记化;二、语气成分“才对”的标记性及标记化;三、语气成分“才怪”的标记性及标记化;四、语气成分“拉倒”的标记性及标记化;五、从方言到流行语语气成分“哒”的标记性及标记化。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探讨了汉语语气成分的界定及相关问题,主要从关于语气;汉语语气系统;语气研究范围界定;语气成分分布、语义及功能四个部分展开梳理及讨论。第二章探讨了语气成分标记性的两个相关问题,主要从语气成分标记性与标记理论、语气成分标记性的研究思路来源两个部分进行梳理及讨论。主要介绍本文现代汉语语气成分标记性研究的理论来源,本文将现代汉语语气成分这类语用标记的功能性简称为语气成分标记性。第三章探讨了语气成分的标记性及标记化的相关研究理论。主要从语气成分标记性的三个研究层面、语气成分标记化相关理论(本文将语气成分这类语用标记的演化形成历程简称为语气成分标记化)两个部分进行梳理及讨论,主要延续上一章的理论探索,对语气成分标记性所展现的三个层面以及演化历程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并为本文的下篇个案分析寻找合理的理论支持与分析依据。第四章探讨了汉语语气成分共现连用规律及语气成分标记性对其影响力假设,主要从语气成分共现连用规律、语气成分共现连用动因及标记性对其影响力假设两个部分进行梳理及讨论。第五章作为个案分析的开篇主要研究对象是语气成分“就结了”,主要从关于“就结了”、其标记性及标记化三个部分进行分析及讨论。第一部分关于“就结了”主要对前人研究进行梳理并界定本文研究对象范围,第二部分语气成分“就结了”的标记性部分重点从“就结了”的主观性、“就结了”的语篇顺应性、“就结了”的交互主观性三个方面展开讨论,第三部分语气成分“就结了”的标记化,主要对其演变历程进行梳理分析。第六章主要研究对象是语气成分“才对”,主要从关于“才对”、其标记性及标记化三个部分进行分析及讨论。第一部分关于“才对”主要对前人研究进行梳理并界定本文研究对象范围,第二部分语气成分“才对”的标记性重点从“才对”的主观性、“才对”的交互主观性、“才对”的顺应性三个方面展开讨论,第三部分语气成分“才对”的标记化,主要对其演变历程进行梳理分析。第七章主要研究对象是语气成分“才怪”,主要从关于“才怪”、其标记化及标记性特点三个部分进行分析及讨论。第一部分关于“才怪”主要对前人研究进行梳理并界定本文研究对象范围,第二部分语气成分“才怪”的标记化,主要对其演变历程进行梳理分析,第三部分语气成分“才怪”的标记性特点部分重点从语气成分“才怪”的主观性及交互主观性、语气成分“才怪”的顺应性两个方面展开讨论。第八章主要研究对象是语气成分“拉倒”,主要从关于“拉倒”、其标记性及标记化三个部分进行分析及讨论。第一部分关于“拉倒”主要对前人研究进行梳理并界定本文研究对象范围,第二部分语气成分“拉倒”的标记性部分重点从语气成分“拉倒”的主观性、语气成分“拉倒”的语篇顺应性、“拉倒”的交互主观性及其组配模式三个方面展开讨论,第三部分语气成分“拉倒”的标记化,主要对其演化历程进行分析。第九章主要研究从方言到流行语语气成分“哒”的标记性及标记化,主要从“哒”的由来——方言中的“哒”、“X哒”中语气成分“哒”的标记性、标记化两个部分进行分析及讨论。第一部分“哒”的由来——方言中的“哒”主要分析“哒”的来源问题,并从方言“哒”的来源、方言“哒”功能及用法两个方面展开讨论。第二部分“X哒”中语气成分“哒”的标记性、标记化重点从语气成分“哒”的语用背景及其标记性、语气成分“哒”的标记化两个方面展开讨论。第十章为结语,主要对本文的研究进行总结,以及阐述研究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