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先锋”经历了轰轰烈烈的语言实验在现实面前进退维谷时,“晚生代”小说以其更直接的现实生活感受呈现了当代中国社会的脉动,成为文坛的一股新生力量。先锋派的创作在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处于他们巨大阴影中的后来者们并没有如之前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那样以对前代的否定来树立自己的新地位。刘建东等人并不回避自己与先锋文学的联系,而是汲取其中充足的营养进而开拓自己的方向。这种方式很可能使人们因为前代创作的巨大覆盖力而忽视后来人的努力,但也是一种更踏实的创作方式。他们来势并不凶猛,而是顺应着时代的发展,紧贴现实,使故事和文本又回到了文学之中,是以一种更温和也更理性的方式踏着时代的节拍走过先锋的语言实验场,将自己个人的直接经验转化为文学表象。河北作家刘建东就是这其中的一位,他的创作起始于先锋小说潮流逐渐式微之后,在青睐于对实验性的探索的同时也没有舍弃对现实生活的精神体味。刘建东的创作从先锋文学创作中汲取了许多营养。在创作手法上,他经常使用视角的转换、拼接等方法,以片断性展示的限制叙事方式呈现出不同视角下同一事件的不同侧面。同时在不同视角的碰撞中展示出作家对于生活本相的思考与寻觅。在刘建东的作品中,荒诞的背后是对生活的理性观察支撑着他在故事表层尽情放纵,其叙事的根本基点是作家对生活的深入感知与体验。刘建东作品的描写对象主要集中在城市当中,他们是社会中的平民老百姓,是时代巨轮碾压下的底层,相对于风光的上流社会他们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多的不是所谓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而是这个紧张的时代对人压抑,他们面对更多的是时代的压力。作为一位先锋文学的后来者,刘建东以他自己的方式观察着这个世界,看到了现代社会中形形色色人物的生活,并以其作家特有的敏感对现实生活进行了自己的思考,而其作品正是对作者思考的一种展现。他在作品中以直面的态度展示了都市人生的现实状态,写出了都市人的困窘、恐惧、挣扎与欲望,碰触着人性的痛处。对世界的多元理解使他的视角得以脱离世俗的困扰,反抗欲望的束缚,以温情寻求精神的救赎。处于抗辩初期的先锋文学以对欲望的书写作为对人性压抑的反抗,他们笔下的欲望有着勃勃的生命力。而在当下的世俗世界中,世俗的精神追求已经不再是一把挑战话语霸权的自由利刃,它“趋利的指向”同样给人性套上了新的枷锁。刘建东的小说创作展开了对世俗欲望之外生活本性的思考,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刘建东的创作探索了一种不同于先锋文学以欲望反抗压抑的新的小说美学标准。在这里我们看到一种在两极间挣扎的胶着状态,一方面作家崇尚精神的高扬,而另一方面世俗经验则趋向于相反的选择,矛盾与困惑使其作品中时时出现不稳定的状态。作家试图以纯文学的形式解决这些矛盾,以荒诞的的手法超越困惑,于是产生了作品中的多意与朦胧。刘建东深受先锋文学的影响,其小说创作手法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先锋创作在形式上的自由,以作家对生活的理性审视与感悟为基础,通过对现实的变形化展示试图揭示当代人生活中的别一种真实。作品荒诞的表象背后更是有着足以引人深思的理性内涵,不同视角的组合与对现实的变形化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与思考。对作品形式上的追求自有其意义所在,虽然刘建东在其创作中有关注现实的倾向,但其长篇小说与重大社会问题的联系过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文字的现实冲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