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低碳发展理念被人们广泛接受之后,低碳城市建设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城市规划建设新主流。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工业化时代,大型工业城市的发展模式对我国城市发展起到重要的引领性和示范性。“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要统筹兼顾,进一步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如何有效地将低碳发展理念融入大型工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并促进大型工业城市经济社会的成功转型,成为当前亟需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往以城市分类为特征的城市低碳发展相关研究尚不深入和全面。为此,本文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低碳经济、城市分类及低碳城市评价等理论,对大型工业城市低碳发展模式和评价体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1.阐释了国内外低碳城市建设、评价以及发展模式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本文对低碳城市发展的构成要素:低碳交通、低碳产业、低碳消费和低碳技术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综述和分析,进而对低碳城市发展模式进行了归纳,认为现阶段低碳城市主要有四种发展模式:综合型“低碳社会”目标模式;过渡模式;城乡一体化模式及新城重建低碳模式。2.剖析并界定了大型工业城市的概念内涵和特征。基于城市职能分类理论,结合本文所研究对象的具体实例,对大型工业城市给出了较为明确的概念,即职能规模中人口超过100万,第二产业各部门拥有优势生产地位,工业产值在GDP总量中占比接近或大于40%,具有“高碳排、碳依赖、重二产”的特点;职能强度中第二产业,如煤矿业、采掘业、制造业等具有悠久发展历史,根基牢固,其相应的产品输出绝对规模很大;专业化部门中以第二产业部门为重,其制造加工业、建筑业、煤炭业等高能耗部门发达的全国性特大型城市。3.构建了大型工业城市低碳建设评价体系。依据大型工业城市的城市特征,辨析了大型工业城市低碳发展的影响因素,基于熵值法指标权重计算方法,提出了包含目标层、准则层及指标层的评价体系。4.验证了大型工业城市低碳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性,即以天津市为例的实例分析。参考统计年鉴,以天津市1996-2011年碳排放量为研究对象,应用STIRPAT模型,利用SPSS软件的岭回归分析对天津市的低碳发展影响因素进行识别,最后应用大型工业城市低碳评价体系对天津市低碳建设现状进行评价,并根据分析结果给出天津市低碳发展对策和路径。